新研究:欧洲夏季正走向“超长版”

2025-11-27 06:26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新研究:欧洲夏季正走向“超长版”

2025年11月27日 06:26   来源:新华网   

一项新研究显示,欧洲正经历夏季延长和升温趋势,与约6000年前曾出现的“超长夏季”相似。

据芬兰图尔库大学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为评估气候变化影响,该机构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韦学院等合作,对欧洲湖底的古老湖泊沉积物开展研究。这些按季节一层层堆积的湖底泥沙,被形象地称为“天然气候日历”,记录了过去约一万年来夏季与冬季长短变化的轨迹。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研究人员分析了芬兰奥里韦西小镇瑙塔耶尔维湖的沉积序列。结果发现,约6000年前,欧洲曾经历数千年中夏季最长的一段时期,每年持续近200天。当时,在自然因素驱动下,北极地区异常增温引发的大气环流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指出,纬向温度梯度——北极与赤道之间的温度差,有助于将强风从大西洋吹向欧洲,从而影响整个欧洲大陆的天气系统。随着北极变暖速度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这一温度差正在减弱,高空气流减缓,导致热浪持续时间更长,夏季也变得更长。研究还发现,赤道与北极之间的纬向温度梯度每降低1摄氏度,欧洲夏季平均可延长约6天。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项研究表明,欧洲夏季“被拉长”并非现代独有的现象,而是地球气候系统反复出现的一种特征。不同的是,如今变化的速度和强度前所未有,这背后不仅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保持目前的水平,到2100年,仅是北极变暖影响,就会导致欧洲夏季增加的天数多达42天。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趋势将对欧洲的生态系统、农业和公共健康等带来多重压力。适应凉爽湿润环境的生态系统将面临更大冲击,森林火灾、干旱以及与高温相关的健康风险将明显上升。研究人员强调,欧洲天气演变与全球气候动力作用密不可分,深入了解过去是各方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未来适应和减缓战略的重要基础。(朱昊晨 徐谦)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