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南极臭氧空洞大幅缩小

2025-11-26 06:20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南极臭氧空洞大幅缩小

2025年11月26日 06: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华盛顿11月24日电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新报告显示,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大幅缩小,今年最大面积比2006年测得的最大面积要小约30%。这表明对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的管控正有效推动臭氧层逐步恢复。

从1979年开始,科学家们开始利用卫星追踪南极的臭氧水平,上述两个机构利用这些数据长期监测南极臭氧空洞的情况。最新监测发现,在2025年臭氧消耗季的高峰期,即9月7日至10月13日期间,南极臭氧空洞的平均面积约为1871万平方公里。南极臭氧空洞在9月9日达到了今年单日最大面积(约2286万平方公里),比2006年测得的最大面积要小约30%。

国际社会于1987年达成《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该议定书要求逐步淘汰使用氯氟烃等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表示,今年的监测结果显示该议定书及其后续修改所确立的控制措施正推动臭氧层逐渐恢复。随着世界各国用危害性较小的替代品取代臭氧消耗物质,这一恢复进程有望在本世纪晚些时候完全实现。

“正如预测的那样,我们看到了臭氧空洞面积跟21世纪初数据相比的缩小趋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臭氧研究团队领导者、来自马里兰大学的资深科学家保罗·纽曼说,如果南极平流层中的氯等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水平仍像25年前那么高,那么今年观测到的臭氧空洞将比现在大将近260万平方公里。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