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迄今观测的最亮黑洞爆发可能成因

2025-11-12 06:19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新研究揭示迄今观测的最亮黑洞爆发可能成因

2025年11月12日 06: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洛杉矶11月10日电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观测到迄今已知的最亮黑洞爆发事件,这场“烟花表演”的峰值亮度比太阳亮10万亿倍以上,该事件可能源于一颗质量达太阳30多倍的恒星被黑洞撕裂和吞噬的过程。

据研究人员介绍,该天体爆发事件最早于2018年被加州理工学院的兹威基瞬态研究设施(ZTF)和美国卡塔利娜实时暂现巡天(CRTS)项目捕捉到,但起初天文学家并未意识到它是一次超级黑洞爆发事件。

在被发现的当年,该天体亮度在数月内上涨约40倍。此后直到2023年,该天体仍异常明亮,研究人员意识到,他们可能见证了某种不同寻常的能量释放过程。他们利用美国夏威夷州的凯克天文台进行更深入观测,发现该天体位于约100亿光年之外的遥远宇宙。计算显示,其峰值亮度超过太阳亮度10万亿倍。

研究人员分析了多种可能导致如此剧烈天体爆发的原因,排除超新星爆发或引力透镜效应等可能性,认为最可能的解释是“潮汐瓦解事件”:当一颗大质量恒星过于靠近超大质量黑洞,黑洞强大的引力将恒星撕裂,并在恒星逐渐螺旋式落入黑洞过程中缓慢将其吞噬。

研究认为,被吞噬恒星的质量至少是太阳的30倍。导致该事件的黑洞位于活动星系核,后者是由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猛烈吸入周围物质而形成的强烈活跃的天体物理系统。由于活动星系核本身的“进食活动”也会产生耀斑,往往会掩盖“潮汐瓦解事件”信号,而这次超级爆发的惊人规模使其能够被识别。由于耀斑亮度尚未完全衰减,说明恒星尚未被彻底吞噬。

研究人员将继续观测恒星的消亡过程,后续将重点关注光束是否会逐渐暗淡,或在与周围气体和尘埃作用后再次爆发。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