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坚持轻度运动即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2025-11-11 05:54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科普|坚持轻度运动即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2025年11月11日 05:5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0日电 在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方面,每走一步都有益。一项新研究发现,对于大脑已开始出现该疾病的分子迹象但尚未表现出认知问题的老年人而言,每天仅需行走3000至5000步就有助于延缓智力衰退。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每日3000至5000步这一运动量平均可延缓认知衰退3年;而情况相似但每日步数达到5000至7500步的群体,认知衰退更是平均延缓了7年。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少量运动也能带来益处,这可能为久坐的老年群体提供一个更易实现的目标。

  研究团队对参与“哈佛衰老脑研究”项目的296名受试者进行了定期测试。所有受试者在研究初期均无认知障碍迹象。在长达14年的研究期间,团队通过认知测试和脑部扫描对50至90岁的受试者进行周期性评估,并要求他们佩戴计步器记录每日步数。

  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人群的大脑通常会出现贝塔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两种蛋白质的异常堆积。贝塔淀粉样蛋白水平会首先上升,随后tau蛋白水平上升。

  结果显示,与久坐不动的参与者相比,研究初始时大脑中贝塔淀粉样蛋白水平高(患病风险大)的受试者,每日步行3000至7500步可使认知衰退平均延缓3至7年。脑部扫描发现,一定强度的运动并不能直接减缓贝塔淀粉样蛋白的堆积,而是特异性地对抗更具破坏性的tau蛋白积聚,从而延缓认知衰退。

  研究人员提示,同时具有低运动量和高贝塔淀粉样蛋白水平的人群面临的认知衰退风险最高,这类人最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出现认知能力下降,因此是需要干预、避免久坐的重要目标群体,可以通过适度的日常锻炼来减缓病情进展。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