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有望推动心血管疾病个性化预防

2025-10-28 06:23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新研究有望推动心血管疾病个性化预防

2025年10月28日 06:23   来源:新华网   

斯德哥尔摩消息: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欧洲大规模人群数据,发现特定基因变异与心血管事件高风险人群密切相关。该研究成果有望推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和个性化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因脂质等沉积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从而影响血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这是一种隐匿性疾病,常在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事件发生时才被发现。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若能在无症状阶段识别出动脉粥样硬化高风险人群,就可能通过早期干预阻止心血管事件发生。为此,该机构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团队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瑞典心肺生物影像研究等欧洲研究项目的大量数据,发现可将人群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等级,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从低到高不等。

研究人员还识别出驱动不同风险群体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基因,其中IL6R基因的一个变异尤为特殊,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调节相关,虽对普通人群影响有限,却会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高风险人群的心肌梗死概率。

研究人员表示,识别此类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设计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干预方案,通过在无症状阶段提早干预,阻断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本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心血管研究》上。研究人员说,他们接下来将评估阻断IL6R基因相关通路的药物能否逆转特定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快速进展。(朱昊晨 徐谦)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