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在美国展示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成果

2025-10-27 06:21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中国团队在美国展示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成果

2025年10月27日 06:21   来源:新华网   

全球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2025年年会2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开幕。中国研究团队在会上发布了治疗主动脉瓣反流的医疗器械的最新临床数据,展示了中国原创器械的创新能力、有效性及安全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王建安在会上介绍了“J-VALVE TF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简称“J-VALVE TF瓣膜”)治疗主动脉瓣反流的两年临床随访数据。这种瓣膜经血管入路,通过器械设计与手术技术的协同创新,实现了以更微创的方式治疗主动脉瓣反流,手术时间更短,病人恢复更快。

王建安表示,临床数据显示,患者术后心源性死亡率、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等核心指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且瓣膜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获得长期显著改善。这些数据印证了中国原创器械的持久安全性与有效性,标志着中国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开始从“跟跑”向“领跑”转型。

据研究团队介绍,“J-VALVE TF瓣膜”全球独创专利的“可活动定位件”设计,有效解决了反流病变中瓣膜锚定困难、瓣周漏高发、起搏器植入高发等核心挑战。

为期4天的会议由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主办,是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经导管心血管介入学术会议之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心脏病学家、研究人员及心血管医疗从业人员等参会。(谭晶晶)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