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研究:人工智能不是可靠的新闻来源

2025-10-23 06:22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欧盟研究:人工智能不是可靠的新闻来源

2025年10月23日 06: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如今越来越多人使用人工智能助手获取新闻。然而,欧洲广播联盟22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被问及新闻事件时,当下欧美地区广泛使用的人工智能助手给出的回答约半数有错。研究人员提醒民众,现阶段人工智能助手还不是获取新闻的可靠渠道,同时敦促相关人工智能企业承担相应责任予以改进。

这项研究的对象是4家欧美地区常用的人工智能助手: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开发的ChatGPT、微软公司的Copilot、谷歌的Gemini和“解惑”人工智能公司的“解惑”(Perplexity)。

5月底至6月初,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22家公共媒体用14种语言向上述人工智能助手提出同样的新闻问题,评估它们在新闻准确性、来源和区分观点与事实的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分析结果显示,在上述助手给出的3000个回答中,45%存在至少一个重大错误,81%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比如将新闻与恶搞混淆,弄错日期,甚至虚构事件等。

其中,新闻来源和准确性是最常见的问题。三分之一的回答引用的来源存在严重问题,如来源缺失、误导或不正确;20%的回答“存在严重的准确性问题,包括虚构细节和信息过时”。

就新闻来源而言,Gemini错误率尤其高,超过七成。相比之下,其他三个人工智能助手的错误率均低于25%。

欧洲广播联盟副总干事让·菲利普·德滕德尔说,人工智能助手“还不是获取新闻的可靠方式”。然而,当下它正逐渐取代搜索引擎,成为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如不改进,可能有损公信力。“当人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时,他们最终什么都不相信。”

依据路透社新闻研究所6月发布的《2025年数字新闻报告》,约7%的在线新闻消费者和15%的25岁以下人群使用人工智能助手获取新闻。(王鑫方)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