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生命构成要素在太空中或很普遍

2025-07-28 06:38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研究发现:生命构成要素在太空中或很普遍

2025年07月28日 06:38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7月27日报道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7月23日报道,天文学家已经发现,在一颗遥远的新生恒星周围盘旋着生命构件的关键成分,从而暗示生命物质在整个宇宙中的分布远比曾经认为的更加普遍。

被发现环绕猎户座V883原恒星——位于距地球1300光年的猎户座星群中——的物质由17种复杂有机分子组成,其中包括乙二醇和乙醇腈——它们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成分的前体。

7月23日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的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促使科学家重新思考生命化学前体在宇宙中的普遍程度。尽管此前在太空的其他区域发现过类似化合物,但天文学家曾认为这些物质大部分会在恒星狂暴的诞生过程中被摧毁,从而使生命的种子散落在极少数能够让它们得到繁衍的行星系统中。

论文联合作者、德国海德堡马克斯·普朗克天文学研究所天体化学家坎贝尔·施瓦茨在一份声明中说:“现在看来事实恰恰相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原行星盘继承了来自更早阶段的复杂分子,而且在原行星盘阶段复杂分子的形成可以继续进行。”

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整个太空中追踪构成生命起源的基本化学物质。迄今为止,该研究已在彗星、小行星及恒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中发现了前生命分子。

恒星始于气体和尘埃云,这些云团在聚结成原恒星和原行星盘的过程中缓慢坍缩升温,并最终产生彗星、小行星和行星。但这一过程十分狂暴——激波气体喷流和强烈恒星辐射产生的能量足以扰乱、甚至重启催生出复杂有机分子的稳定化学富集。

至少科学家们曾是这么认为的。使用位于智利北部、由66台射电望远镜组成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阵”(ALMA),参与这项新研究的科学家们在猎户座V883原恒星的原行星盘内部观测到有机分子团发出的透露真相的辐射线。这个年轻恒星的核心仍在持续进行核聚变,导致强大的辐射爆发。

论文第一作者、马克斯·普朗克天文学研究所研究生阿布巴卡尔·法杜勒在声明中说:“这些爆发的强度足以加热周围原本处于冰冻环境的行星盘,从而释放出我们观测到的化学物质。”

这意味着,恒星的诞生过程非但没有摧毁这些有机化合物,反而可能把它们从通常容身的冰冻表面解放出来。法杜勒称,这暗示“在恒星际云团与完整演化的行星系统之间,存在化学富集度持续增长和复杂性不断提升的线性路径”。(编译/曹卫国)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