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适度电刺激大脑或可提升数学能力

2025-07-04 06:45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研究:适度电刺激大脑或可提升数学能力

2025年07月04日 06:45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7月3日报道 据法新社7月1日报道,国际科学家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1日指出,对大脑进行电刺激或许能改善这种情况。该研究揭示了大脑活动与学习过程之间的关联。

在众所周知人与人的数学能力存在差异且会加剧社会不平等的背景下,发表于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杂志的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潜在的矫正方法。

“每个人的大脑构造不同,而大脑掌控着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方面,”该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英国萨里大学神经生物学与认知科学专家罗伊·科亨·卡多什说,“我们总是考虑环境因素,比如是否上了好学校、遇到好老师。但生物学因素同样关键。有些人存在学习障碍。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的大脑发挥全部潜能,就能为他们打开许多原本对他们关闭的大门。”

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某些神经活动和大脑区域(包括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后顶叶皮层)与知识获取和学习过程相关。因此,研究人员决定研究数学水平各异的学生这两个脑区(主要与问题解决和记忆有关)的活动。在发现可以据此预测学生的心算表现后,研究人员尝试采用一项很有前景的技术——经颅随机噪声刺激(tRNS)——来提升学生的表现。tRNS指的是,在头部周围放置电极来施加无痛电刺激。

科亨·卡多什教授介绍说,对70余名学生展开的实验显示,数学最差的学生成绩提高了25%到29%。“虽然无法提升顶尖学生的水平,但对于那些数学水平中等或中等以上,也就是数学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我们成功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能力。”他总结道。

这些鼓舞人心的研究结果有待在未来针对不同人群的测试中接受进一步验证,并有望拓展至外语学习等其他教育领域。研究人员的最终目标是,让神经刺激设备帮助学习困难人群。

科亨·卡多什说:“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创造让人终身依赖的工具,而是提供临时助力,让他们从此以后获得自主进步的能力。”

不过,研究人员警告说,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让这些设备面向所有人,否则只会加剧社会经济不平等。

数学能力对社会、经济影响深远,而当前年轻人的数学水平堪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6年的一项研究,在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约四分之一成年人的数学水平仅相当于或低于6至7岁儿童的预期水平,其中法国更是欧洲的“差等生”。(编译/舒梦)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