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鸟类短尾出现时间被往前推了2000万年

2025-03-12 06:24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研究:鸟类短尾出现时间被往前推了2000万年

2025年03月12日 06:24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3月11日报道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一具距今1.5亿年的化石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这一发现证明,作为现代鸟类特征的短尾进化出来的时间远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

  鸟类是在侏罗纪时期由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化石记录中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但始祖鸟在进化树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因为尽管有长羽毛的翅膀,但拥有长长的爬行动物式尾巴的始祖鸟更类似于非鸟类兽脚亚目恐龙。

  这具新化石是2023年11月在中国福建省政和县发现的,该物种因此被命名为“政和八闽鸟”。在化石中得到保存的只有躯干、前肢、骨盆和部分后肢。

  政和八闽鸟的生活年代与始祖鸟相同,但它像现代鸟类那样拥有短尾。这就把这种进化层面的创新的发生年代往前推了2000万年。

  该化石分析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敏说:“短尾被广泛认为具有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好处,而且尾巴缩短是从恐龙过渡到鸟类的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

  王敏称,体重在140至300克之间的政和八闽鸟比始祖鸟要小得多——大小与鹌鹑相仿。政和八闽鸟看起来与其说像始祖鸟,倒不如说更像现代鸟类。

  政和八闽鸟身体的某些部位——例如前肢——保留着恐龙的原始形态,其胸部和骨盆的解剖结构则与现代鸟类相似。王敏说:“这表明不同的身体区域是独立进化的。鉴于所有这些理由,我可以说八闽鸟化石很可能是有关鸟类最古老的确切记录。”

  据认为始祖鸟只能像野鸡那样短促地飞行,而王敏及其同事认为,政和八闽鸟的身体特征表明,它比这种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著名鸟类更善于飞行。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帕特里克·奥康纳说,这具新发现的化石“令人惊叹”,它体现了“类似于鸟类的兽脚亚目恐龙某些极早期代表身上恐龙和鸟类特征的拼图”。(编译/曹卫国)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