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海洋病毒可“关闭”蓝藻部分光合作用

2025-11-28 06:10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新研究发现海洋病毒可“关闭”蓝藻部分光合作用

2025年11月28日 06:10   来源:新华网   

以色列理工学院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类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蓝藻病毒能通过其携带的一种病毒蛋白主动“关闭”宿主蓝藻的部分光合作用系统,该机制会显著削弱蓝藻的光能捕获效率,从而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蓝藻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它们最早可能诞生于30多亿年前,逐渐将地球大气层从无氧状态改造成有氧状态,使需氧生物得以出现和发展,是地球生物圈的基石。

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名为“蓝藻噬菌体”的海洋病毒携带一种名为NblA的基因,该基因存在于多个蓝藻噬菌体家族中,其编码的蛋白能够触发宿主蓝藻细胞中的藻胆体快速降解。藻胆体是蓝藻主要的“捕光天线”,一旦被降解,蓝藻的光合作用效率就会显著下降。

研究团队还发现,NblA基因不仅作用于藻胆体,还会降解宿主蓝藻的其他光合结构,由此使蓝藻的光合作用效率进一步下降。

研究团队通过基因数据分析发现,携带NblA的蓝藻病毒在海洋中广泛存在。据估算,NblA基因导致的光合作用减弱,可能造成全球范围约0.2%至5%的光能吸收损失。研究团队指出,虽然数字看似不高,但蓝藻在全球碳循环中的贡献极其巨大,即便1%的变化也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平衡造成巨大影响。(冯国芮 王卓伦)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