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多种鲸和海豚受“永久性化学物质”广泛污染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一类被称为“永久性化学物质”(主要指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的污染物,已广泛存在于多种鲸和海豚体内。
新西兰梅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检测了127只搁浅的鲸和海豚的肝脏样本,涵盖十几个种类的鲸和海豚,发现包括新西兰特有的毛伊海豚在内的沿岸和深海鲸、海豚均受“永久性化学物质”污染。
研究人员说,这表明化学污染比以往了解的更持久且广泛,可能与气候变化、食物供应改变和疾病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加剧受威胁物种的生存困境。
“永久性化学物质”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不粘锅、食品包装、防水服装、灭火泡沫及化妆品等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因其难以自然降解而得名。这些物质通过空气和水传播,最终进入海洋,通过食物链累积到高层捕食者——鲸和海豚体内,干扰其激素分泌、免疫功能和生殖系统。
研究还表明,海洋哺乳动物构成海洋健康的早期预警系统,它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反映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风险,也关联到人类健康。
研究人员呼吁各方进一步关注“永久性化学物质”对海洋生物健康的影响,评估这些物质是否影响其繁殖能力、免疫机能及环境压力适应力。(龙雷 李惠子)
(审核:欧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