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可去除鸡蛋致敏物质
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28日报道,全球超过2.5亿人受到食物过敏的困扰,研究人员正推进研究如何克服这一问题。日本广岛大学与食品企业丘比公司等合作,有效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开发出已去除过敏原成分的鸡蛋,并推进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此外,研究人员还积极探寻如何利用肠道细菌预防过敏症状。
对于广岛大学与丘比公司联合开发的这种特殊鸡蛋,位于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相模原医院进行安全评估测试,对象为重度鸡蛋过敏患者。如果试验进展顺利,该团队计划在2027年度以后推进实用化相关工作。
由鸡蛋等食物引起的过敏,主要是在人体摄入特定食品后不久引发的免疫系统反应。哪怕只是摄入极少量过敏食物,也可能引发荨麻疹、呼吸道肿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部分人群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症状,产生一种被称为“过敏性休克”的危及生命的剧烈反应,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引发过敏性休克的主要物质是食物中所含的特定蛋白质成分——“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鸡蛋、牛奶、小麦、大豆、苹果、甲壳类海鲜等,不同个体的过敏原(成分)各不相同。
目前,医疗机构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使用肾上腺素注射药,用于暂时缓解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尚无根治方法或特效药物。
广岛大学教授堀内浩幸与丘比公司等机构人员组成研究团队,着手开发“可以安心食用”的鸡蛋。鸡蛋所含的主要过敏原是一种名为“卵类黏蛋白”的蛋白质。即使对卵类黏蛋白进行加热处理,其依然具有致敏性,这是此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研究团队采用基因编辑技术“Platinum TALEN”,培育出一种体内缺失制造卵类黏蛋白的部分基因的鸡。
研究团队确认,经过数代繁殖后,这些鸡所产的蛋中不含卵类黏蛋白,且产蛋能力与普通鸡没有差异。
虽然鸡蛋中还有其他过敏原成分,但这些成分大多不耐热。如果对鸡蛋进行加热处理,过敏风险就会大幅降低。
研究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后发现,即使对这种特殊鸡蛋进行加热处理,它们在品质方面也与普通鸡蛋几乎没有差别,可以用于制作布丁等食品。
目前,研究团队正与相模原医院等机构联合推进评估测试。具体而言,以重度鸡蛋过敏者等人群为对象,让他们品尝加热处理后制成粉末状的试验用鸡蛋制品。该团队的目标是尽快推动脱敏鸡蛋上市。
堀内表示:“鸡蛋被广泛用于制作香肠等加工食品。如果食品行业能够使用我们开发的鸡蛋,就可以为鸡蛋过敏者提供更多选择。”
据印度已验证市场研究公司预测,不含过敏原的替代食品市场正在迅速增长,预计规模将从2024年的约52亿美元扩大至2033年的101亿美元。
旨在缓解过敏症状的其他研究也取得进展。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是,通过有效利用酸奶、发酵食品及营养补充剂等,致力于改善肠道环境。
虽然学界尚未弄清引起过敏反应的根本原因,但最新研究表明,肠道内的免疫环境与其密切相关。
藤田医科大学教授栃尾巧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对鸡蛋过敏的小鼠进行实验,研究肠道环境的影响。
研究人员观察了与食物过敏相关的行为异常、免疫功能、炎症等指标,并追踪了可能抑制这些反应的肠道细菌种类及其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通过对果糖进行有效利用,可能有助于抑制过敏反应。
研究人员指出,通过采取调整果糖组合等方式,有望达到缓解与预防过敏症状的效果。
栃尾指出:“肠道中存在大量免疫细胞,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望预防包括过敏在内的免疫反应。”(编译/马晓云)
(审核:欧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