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对人体安全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或能缓解过敏

2025-09-25 06:13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新研究:对人体安全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或能缓解过敏

2025年09月25日 06: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波长为222纳米、对人体较安全的紫外线(UV222)能改变过敏原蛋白的结构,从而缓解过敏反应,且不会带来危险副作用。研究团队设想,未来可开发便携式设备,为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的人们提供防护,免受有害过敏原影响。

对过敏人群而言,哪怕只是吸入空气中由宠物、尘螨、霉菌或花粉释放的少量过敏原,都可能导致眼睛红肿、皮肤瘙痒甚至呼吸困难。这些过敏原在源头消失后仍能存留于室内数月之久,反复暴露甚至会诱发哮喘。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近日发布公报介绍,导致人过敏的是飘浮在空气中的相关蛋白质颗粒。当人吸入这些颗粒时,免疫系统会识别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并产生抗体,从而触发过敏反应。过敏原并非细菌和病毒那样的活体,无法通过“杀死”来消除。

以往研究表明,紫外线能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但常用的254纳米波长紫外线强度过高,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害。而此次研究团队采用的222纳米波长紫外线穿透力较弱,被认为在有人环境中更安全。

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尘螨、宠物皮屑、霉菌和花粉等过敏原气溶胶注入一个密封腔室,开启4盏小型UV222灯照射。结果显示,照射10分钟后,抗体就不再识别很多过敏原蛋白,也就无法与之结合;照射30分钟后,空气中的过敏原水平平均降低了20%至25%。

研究人员指出,这种方法的关键并非消除引发过敏的蛋白质,而是改变其结构,使免疫系统“认不出来”。

目前,UV222灯主要用于工业抗菌消毒。研究团队设想未来可开发便携式版本,让人们能够在接触高过敏原的环境时使用。

相关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环境科学与技术·空气》杂志上。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