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由单基因导致的红斑狼疮

2025-09-12 06:21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我国科学家发现由单基因导致的红斑狼疮

2025年09月12日 06:21   来源:新华网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我国科学家证实,人类单基因(PLD4)的缺陷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该成果1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刘志红院士,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俞晓敏研究员,以及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周青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据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自身免疫疾病,不管是临床症状还是遗传机制,都存在很大的个体化差异。这对认识其发病机制构成了极大挑战。

研究团队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存在PLD4基因突变,这种基因存在于人体树突状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中,PLD4基因突变属于隐性遗传。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这一基因突变引发了机体长期炎症及自身免疫的致病机制,并通过小鼠实验证实,某些靶向治疗药物JAK抑制剂可显著缓解缺陷小鼠体重下降、自身抗体产生及组织炎症等症状,可为携带PLD4突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潜在的精准治疗策略,也为未来开展基于基因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朱涵)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