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周末习惯影响睡眠质量
参考消息网9月1日报道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8月29日报道,科学界在睡眠医学领域发现了一种新趋势:社交性睡眠呼吸暂停现象。这一术语用来解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在周末时严重程度加剧的现象。
来自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睡眠健康研究团队的露西娅·皮尼利亚指出:“睡眠呼吸暂停已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其真实影响可能仍被低估。”这一现象表现为与睡眠习惯改变及夜间社交活动引发的生物节律紊乱相关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增加。
这项发表在《美国呼吸系统和重症护理医学杂志》上的研究使用经验证的家庭睡眠监测传感器,分析了来自全球多个地区逾7万名成年人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周末期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呈现持续且显著的上升趋势。
研究结果指出,周六出现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比周三高出18%。这一现象在男性群体中更为明显,男性周末患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比工作日高出21%,而女性仅高出9%。此外,60岁以下成年人出现该风险上升的概率为24%,而60岁及以上人群仅为7%。研究认为,平均而言,周末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比工作日高出6%。
睡眠模式的变化是引发这个现象的主要诱因之一。周末就寝时间推迟、补觉、饮酒及吸烟等行为均会加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
周末时额外增加睡眠时间45分钟或更长,会使睡眠呼吸暂停恶化的风险增加47%。该研究还强调了“社交时差”的概念,即工作日与周末入睡时间存在60分钟或以上差异,这导致周六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概率额外增加38%。
分析指出:“已有文献证实周末期间酒精和烟草消费量增加。这与我们的发现相符:社交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在男性和年轻人中尤为显著,而这两个群体恰是酒精和烟草消费量较高的。”
研究团队警告称,周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作率上升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痴呆症、严重疲劳及发生事故的风险。
专家对基于单夜检测的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表示了怀疑。弗林德斯大学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的睡眠健康中心的专家指出:“仅依赖单夜睡眠研究可能导致重要变异性被忽略,从而造成对这一病症严重程度的漏诊或误判。”当检测安排在工作日进行时,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因为检测结果可能无法真实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针对社交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应对建议包括:保持规律作息,工作日与周末保持相同睡眠时间,确保每晚睡眠时长达到推荐的7至9小时。
该研究承认存在某些局限性,包括参与者可能存在自我选择偏向(购买睡眠监测仪的人群可能与普通人群存在不同习惯),以及样本中男性占比过高。研究团队还指出:“缺乏关于潜在影响因素的信息,包括饮食、运动、酒精摄入、咖啡因摄入、吸烟、室温、职业类型与作息时间、种族、合并症,以及是否正在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治疗手段等。”(编译/王萌)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