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极端高温如何影响人体健康?

2025-08-15 06:37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西媒:极端高温如何影响人体健康?

2025年08月15日 06:37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 极端热浪考验着人体极限。西班牙《趣味》杂志网站8月10日发表报道,解释了这些极限是什么,温度和湿度如何影响人体,以及哪些措施可以避免身体出现不适,真正的危险来自什么。内容编译如下:

西班牙眼下经历的热浪正在打破纪录,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各种问题:我们的身体对极端高温的真实耐受极限究竟在哪里?答案并非一个固定的数字,因为这取决于多种生理和环境因素。然而,科学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关键的数据和机制,帮助我们理解当高温开始突破我们的防御极限时会发生什么。甚至这其中也有物理学的解释,因为我们要区分热量和温度。

了解这些极限不仅是受好奇心的驱使,更是一种预防工具。知晓人体如何反应、哪些是风险指标以及湿度或适应性等因素所起的作用,可能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安然度过炎热的一天,或者要面临紧急就医的情况。

要真正理解极端高温如何影响我们,仅谈论“高温”或“体感温度”是不够的。人体内部的一些机制、生理极限和环境因素以相当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

人体理想体温37摄氏度

当体温保持在37摄氏度时,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在这个温度下,化学反应和生理过程都能保持正常运行。在温度持续上升的情况下,能够触发身体的防御机制和热应激反应。

危险极限:体温达到40摄氏度

当体温超过40摄氏度,中暑的风险会急剧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体内蛋白质开始变性,像大脑和心脏这样的重要器官如果不能立即反应,就有可能遭受不可逆的损伤。

什么是湿球温度,为何重要

湿球温度是一个综合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指标。它用来衡量通过汗液蒸发来冷却身体的真实能力,比干球温度更能准确地评估风险。

湿球温度35摄氏度的临界阈值

湿球温度超过35摄氏度,汗液就无法有效蒸发,身体即使在静止状态下也会开始积聚热量。这是人类耐受的理论极限,已经在生理学研究中得到证实。

出汗的原理

汗液是人体自然的降温系统。汗液蒸发时,会以热量的形式消耗能量,从而冷却皮肤和血液。但是,其有效性取决于通风和环境湿度。

汗液何时失效

在非常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汗液蒸发会减慢,直至失去其保护功能。脱水也会减少汗液的产生,使身体失去抵御高温的主要防御机制。

凉爽夜晚对恢复的重要性

持续暴露在高温下而没有在夜间得到休息会增加疲劳感,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累积风险。所谓的“热带夜晚”,即最低气温超过20摄氏度到22摄氏度,会使身体的恢复更加困难。

风险因素:年龄、健康和体力活动

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剧烈的体力活动和缺水也会增加过热的风险。

适应环境:有用但有限

人体可以在一两周内部分适应高温,改善出汗和血流分布。即便如此,这种适应也无法阻止持续极端温度的影响。

机构预测未来热浪将增多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警告称,极端高温事件将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这意味着我们将更频繁地接近人类的生理极限,需要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编译/王萌)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