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AI模型多场景下精准预测人类行为

2025-07-18 06:40 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新AI模型多场景下精准预测人类行为

2025年07月18日 06:40   来源:科技日报   刘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6日报道,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与商业教学实验平台MobLab的科学家携手,研发出名为“行为基础模型”(Be.FM)的新型人工智能系统。该AI模型是首批专注于人类行为预测、模拟与推理的专用AI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社会科学研究网络预印本服务器。

与传统依赖通用文本训练的AI不同,Be.FM采用行为科学专属数据集进行训练。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约2万名调查对象及数千项科研数据的行为数据库,使模型能够深度解析人类行为背后的动因,其在四种应用场景展现出卓越性能。

该模型具备精准预测现实行为的能力。以银行业为例:当需要评估客户群体对不同投资选项的偏好时,Be.FM可预判选择倾向、合作意愿及风险承受度,为经济建模、产品测试及政策制定提供低成本的行为模拟方案;该模型可实现心理特征与人口数据的双向推理,既能通过年龄、性别等基础信息推断性格特质,也能依据性格特征反推人口统计属性,这对用户画像构建、个性化服务设计具有重要价值;该模型也擅长捕捉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例如分析用户1—2月间的行为变化时,能精准识别季节因素、社会规范等情境变量的作用机制,为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作为基于大语言模型架构的系统,Be.FM还能高效整合行为科学知识,辅助完成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等学术工作,成为科研人员的智能协作伙伴。

测试数据显示,在上述几个场景下,Be.FM的表现显著优于GPT-4o等主流模型,其预测结果更贴合真实世界的人口行为分布。团队正致力于扩大其应用场景,目标是让其赋能所有人类决策领域。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