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AI与人类“思考”方式存在重大差异

2025-04-07 06:22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研究发现:AI与人类“思考”方式存在重大差异

2025年04月07日 06:22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4月3日报道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4月1日报道,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AI)与人类的思考方式不同,但一项新研究揭示了AI与人类在思考方式上的差异可能会影响AI的决策,从而引发人类也许无法预见的现实后果。

  这项研究于2025年2月发表在《机器学习研究汇刊》上,研究了大语言模型作类比的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在面对简单的字母串类比和数字矩阵问题(即填补矩阵中缺失的数字)时,人类都表现良好,但AI的表现(比处理其他任务时)显著下降。

  用基于故事的类比问题测试人类和AI模型的稳健性时,该研究发现,AI模型易受回答顺序效应的影响,即在实验中因处理顺序不同而出现回答差异,而且AI模型使用改述的可能性更大。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的结论是,AI模型缺乏“零样本”学习的能力,即学习者观察训练期间遇到未见过的样本类别,根据提问预计这些样本属于哪个类别。

  该研究的合著者、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神经符号AI研究助理教授玛莎·刘易斯举例说明了面对字母串问题时,AI无法像人类那样进行类比推理。

  刘易斯对记者说:“字母串类比的形式是‘如果abcd指向abce,那么ijkl指向什么?’大多数人类会回答‘ijkm’,而(AI)一般也会给出这个答案。但要是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abbcd指向abcd,那么ijkkl指向什么?’人类一般会回答‘ijkl’——规律是去除重复的元素。但AI模型GPT-4往往会在这类问题上给出错误的答案。”

  刘易斯说,人类可以将特定的模式抽象为更普遍的规律,但大语言模型不具备这种能力。她说:“大语言模型擅长识别和匹配模式,但不擅长归纳总结。”

  大多数AI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量——可用的训练数据越多,能识别的模式就越多。但刘易斯强调,模式匹配和抽象总结并不是一回事。她补充说:“关键不在于数据里有什么,而在于如何使用数据。”

  该研究的意义重大,例如AI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法律领域的研究、判例法分析和量刑建议。但是,由于AI作类比的能力较差,它可能无法认识到法律先例该如何适用于略微不同的案件。

  考虑到AI缺乏稳健性可能会影响现实世界的结果,该研究指出,这证明我们需要仔细评估AI系统,不仅要评估其准确性,还要评估其认知能力的稳健性。(编译/胡雪)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