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破解企业痛难点 双流区工业“进解优促”收获积极成效

2024-12-19 11:02 来源:东方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实效破解企业痛难点 双流区工业“进解优促”收获积极成效

2024年12月19日 11:02   来源:东方网   

   今年以来,双流区全力抓好工业领域“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服务工作,建强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模式,深入工业企业一线用心服务,帮助协调解决企业问题诉求,实现工业领域企业全覆盖走访,为工业企业解除发展“心病”,呵护企业健康成长,助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加速奔跑,实效助推了区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厘清企业“化验单” 带着问题上门“体检”

   开展工业领域走访960家次、涉及企业683家,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走访全覆盖,搜集并解决问题394个,双流区承办并解决370个。一长串数据,见证了双流区建强工作机制,厘清企业“化验单”,带着问题上门“体检”,为工业企业疏通堵点、化解痛点、消除难点的行动和成果。

   对标市级工业4张清单、包联服务规格等,双流区主动“加码”,制定涵盖重点企业、成长企业、升规培育企业在内的6张清单,从区级到村(社区)分层分级逐一包联,建立起具有双流特点的工业领域“微网实格”体系。为“搞清楚”企业生产经营、产品技术、困难问题、发展战略,制定包含企业诉求问办法、重点企业问配套、基建施工问影响等在内的“九个必问”清单,为企业开具出更为全面的“化验单”。

   在此基础上,双流区还制定出“问题收集、分级交办、限时解难、督导通报、随机回访”5项工作机制,强化清单管理、压实责任闭环,按照“无事不扰、有需必应”工作原则,在企业走访过程中双流区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出发点,由“到企业找问题”变为“带着问题去企业”,坚决避免对无问题诉求企业进行“打卡式”重复走访,并由问题化解责任单位主动向企业承诺解决措施、时间节点、办理进度,“短平快”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确保问题发现、解决、回访闭环管理。

  企业症结标本兼治 规上工业增加值高速回升

   将超时未办结问题列为“红榜”,临期未办结问题列为“黄榜”,正常推进问题列入“绿榜”,在双流全区企业问题办结清单上,目前是一片耀眼的双流“绿”。百分百化解企业痛难点的背后,是双流区持续健全和全力运行的标本兼治服务机制在进行托底。

   “我公司的新项目已建成投运,目前企业人才储备不足,急需引进大批高级人才,希望主管部门能帮助我们拓宽人才招引渠道。”“我们急需寻找优质供应商,希望区上能够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吸引优质企业加入,促进企业间交流合作,帮助企业完成供需对接。”企业有“症结”,政府来助力解决。

   据统计分析,双流工业企业在“拓市场、降成本、给场景、搭平台”4个方面的问题最为集中,为此双流区下深水、出实招,持续围绕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特点,按照“线上+线下”联动、大中小规模结合、区(市)县与市级部门协同等方式,持续开展建圈强链供需对接活动,通过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厅发布供需清单、企业协作清单、能力清单,持续推动“双流造”产品拓市场增订单。

  联合“会诊”消除痛难 助企解压跑出加速度

   3个月前,川开电气有限公司提出拆除厂区高压线电杆,以确保企业扩产后的货物卸运吊装安全的请求。为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帮助厂区高压线完成“搬家”,双流区经信局、成都双流经开区管委会、国网天府新区双流供电公司等单位立即协同联动,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线路迁改,高压线“搬家”为企业发展“让道”后,川开电气有限公司每日进出货物处理能力提升30%以上。

   一件件切实为工业企业疏通堵点、化解痛点、消除难点的案例,是双流区积极强化部门联动,高效化解企业难题的生动实践。工业企业需求多样,面临的问题复杂,解决企业痛难点,常常需要跨部门合作,多单位协同参与。今年来,双流区在强化部门联动上下足功夫,推动全区各职能部门同心同向为企业解困纾难,联动发力有效解决了企业在强化资金扶植、优化发展环境、简化审批流程、促成协作配套、保障要素供给等方面的各类难题,助力企业以更加轻松的姿态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当前,在双流“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还在一步步走深走实。下一步,双流区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需,让企业在双流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研究:鸟类短尾出现时间被往前推了2000万年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一具距今1.5亿年的化石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这一发现证明,作为现代鸟类特征的短尾进化出来的时间远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鸟类是在侏罗纪时期由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化石记录中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但始祖鸟在进化树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因为尽管... [详细]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

历经10余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深渊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详细]

新研究:真菌可减少牛打嗝排放甲烷

在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真菌可以用来喂牛,从而减少其打嗝时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澳大利亚初创公司罗姆农业公司的马修·卡拉汉说:“这是一种真菌汤。”该公司计划在生物培养皿中大量培育这种真菌。不过,该公司并不打算直接给牛喂食这种真菌,而是计划提取其中能减少甲烷排放的成分溴仿,并将其制成可食用粉末添加到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