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双收!江行智能获评香港科大“十大准独角兽”及2024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

2024-12-16 14:35 来源:东方网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江行智能以稳健的发展步伐和卓越的技术成就,再次站在了荣誉聚光灯下,获评香港科大“十大准独角兽”、2024年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在稳扎稳打、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外界认可。

  12月14日,香港科大重磅宣布2024“十大准独角兽”企业榜单,江行智能董事长刘江川院士、CTO樊小毅博士共同登台领取这一荣誉奖项。

   此次获评的十家“准独角兽科创企业”估值在$1亿-$10亿之间,年度营收高于¥1000万,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并且具有香港科大强基因,是香港科大师生创业项目,传承香港科大的创新精神与科创实力;同时,科创企业在某一个细分的硬科技领域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拥有前沿技术或市场潜力,能够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作为获奖企业之一,江行智能以其在能源电力领域的突出表现,为“准独角兽”之名增添更多光彩。

   同期,江行智能被认定为2024年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玄武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志超为公司授牌颁奖。连续两年获评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是对公司技术研发、资本属性、经营状况等方面不懈努力的肯定。江行智能深知,技术的落地与应用才是企业价值所在。因此,从最初的理论技术到实际商业化应用,每一步都经过了严格的市场验证和客户反馈,力求每一项技术都能真正解决行业痛点,提效增质。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与技术挑战,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追踪前沿技术动态,将多模态大模型等先进技术与电网运维深度融合。

   (左二为江行智能副总经理邵俊松)

   江行智能的发展之路从未停歇,站在香港科大 “十大准独角兽” 和2024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的荣誉新起点上,公司对未来发展有着深刻而清晰的洞察,更怀揣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江行智能将以“独角兽”企业为目标,持续深化与香港科大等顶尖院校交流,充分利用高校创新资源和科研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及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加强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坚持科技引领,在电力系统智能化、可靠性和效率上持续探索创新。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荣誉双收!江行智能获评香港科大“十大准独角兽”及2024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

2024年12月16日 14:35   来源:东方网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江行智能以稳健的发展步伐和卓越的技术成就,再次站在了荣誉聚光灯下,获评香港科大“十大准独角兽”、2024年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在稳扎稳打、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外界认可。

  12月14日,香港科大重磅宣布2024“十大准独角兽”企业榜单,江行智能董事长刘江川院士、CTO樊小毅博士共同登台领取这一荣誉奖项。

   此次获评的十家“准独角兽科创企业”估值在$1亿-$10亿之间,年度营收高于¥1000万,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并且具有香港科大强基因,是香港科大师生创业项目,传承香港科大的创新精神与科创实力;同时,科创企业在某一个细分的硬科技领域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拥有前沿技术或市场潜力,能够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作为获奖企业之一,江行智能以其在能源电力领域的突出表现,为“准独角兽”之名增添更多光彩。

   同期,江行智能被认定为2024年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玄武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志超为公司授牌颁奖。连续两年获评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是对公司技术研发、资本属性、经营状况等方面不懈努力的肯定。江行智能深知,技术的落地与应用才是企业价值所在。因此,从最初的理论技术到实际商业化应用,每一步都经过了严格的市场验证和客户反馈,力求每一项技术都能真正解决行业痛点,提效增质。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与技术挑战,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追踪前沿技术动态,将多模态大模型等先进技术与电网运维深度融合。

   (左二为江行智能副总经理邵俊松)

   江行智能的发展之路从未停歇,站在香港科大 “十大准独角兽” 和2024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的荣誉新起点上,公司对未来发展有着深刻而清晰的洞察,更怀揣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江行智能将以“独角兽”企业为目标,持续深化与香港科大等顶尖院校交流,充分利用高校创新资源和科研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及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加强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坚持科技引领,在电力系统智能化、可靠性和效率上持续探索创新。


(审核:欧云海)

分享到:

推荐阅读

研究:鸟类短尾出现时间被往前推了2000万年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一具距今1.5亿年的化石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这一发现证明,作为现代鸟类特征的短尾进化出来的时间远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鸟类是在侏罗纪时期由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化石记录中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但始祖鸟在进化树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因为尽管... [详细]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

历经10余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深渊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详细]

新研究:真菌可减少牛打嗝排放甲烷

在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真菌可以用来喂牛,从而减少其打嗝时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澳大利亚初创公司罗姆农业公司的马修·卡拉汉说:“这是一种真菌汤。”该公司计划在生物培养皿中大量培育这种真菌。不过,该公司并不打算直接给牛喂食这种真菌,而是计划提取其中能减少甲烷排放的成分溴仿,并将其制成可食用粉末添加到饲... [详细]

  • 中国经济网免责声明:
  • 1、此文内容为广告信息服务,仅代表供稿人(供稿方)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2、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bd2019@ce.cn
关于经济日报社报社编委会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8510915000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