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中试,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正在成为科创热土

2024-12-06 11:35 来源:东方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发力中试,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正在成为科创热土

2024年12月06日 11:35   来源:东方网   

   “我们要做的就是生物可降解材料,打破对国外聚乙醇酸这类可降解材料的进口依赖。”11月20日,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内,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签约企业负责人毛文武一边介绍项目,一边描述愿景。

   毛文武是内蒙古浦景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带着上海浦景乙烯法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技术和上海浦景PGA二代技术两项中试试验入驻了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

   作为一家有着自己独立中试基地的企业,缘何选择鄂尔多斯作为新项目的中试场所?

   “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是是了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给我的最大惊喜。”毛文武说,如果单独新建一个2000平方米的中试场所,加上各类配套设施,需要六、七百万元的资金投入,而选择与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合作,我们就能节约这部分资金。同时,中试基地还为项目匹配了强大的工程师团队和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以确保项目验证快速落地和高效运行。此外,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还是很“大气”的,在这里孵化出的企业,如果符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政策,落地优惠政策非常给力,如果不符合,也可以去外面落地发展。

   毛文武所说的“大气”,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立足当地,放眼全球的战略摆布和格局显现。在经济与产业竞争的宏大棋局中,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字路口,迫切需求一场脱胎换骨的升级,发展中试产业是高质量建设“国家现代化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

   如何通过高水平中试平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关键在于加快创新资源协同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作为鄂尔多斯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丰厚的资源家底和完善的产业链条为鄂尔多斯中试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此基础之上,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应运而生。

   漫步于基地内,综合楼、研发楼和甲类、丙类中试厂房等各项设施一应俱全,气体管道布局合理,排列整齐。“我们基地最大的亮点就是打通资源桎梏,将园区内原料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中试项目‘门前’,既减轻项目采买原料压力,又保证了项目试验稳定性和安全性。”鄂尔多斯市苏里格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訾雪峰说。

   作为全区首个创新技术中试基地,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目前已经顺利竣工,基本具备中试条件。基地总投资4.5亿元,总占地面积309亩,可同时容纳35个项目开展中试实验,可培育10家以上煤化工技术创新企业,带动产业化项目投资300亿元以上。基地应用“1+1+N+N”发展模式,即1个科研中心、1套政策体系、N个科研机构、N个中试项目,采取基地建设与项目引进并行的方式,积极招引中试项目,力求在多个领域取得引领性原创性成果。同时,基地还可以针对不同产业和技术定制匹配不同的中试方案,为中试项目提供完备配套基础条件。技术方向精准,保障能力可靠,中试准入规范,运营模式合理,项目落地可观……让更多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就是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最大的底气。

   中试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企业,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充分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优势,向上链接高校、科研院等科创资源,开展“产学研”“商学研”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充当科技创新技术主人翁。向下匹配企业、园区等应用场景,甘当投资人和护航者,参与每个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科创“试验田”作用,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最终通过技术转让获取相应股权比例收益,推动科创基金从“帮扶上马——孵化落地——有序退出”的循环利用,构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成功签约引进9个项目,正在对接引入醋酸直接加氢制乙醇、焦炉尾气制LNG联产制氢制液氨、生物质甲醇等15个中试项目。

   中试基地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以创新发展为指挥棒,立起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枚风向标。从政策支持到资金投入,再到平台建设和企业培育,鄂尔多斯正在打造一个有活力的中试产业生态系统。在这条科技赛道中,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势必通过发展中试产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产业孵化力、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最终打通创新的“变现”之道,引领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同时,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乃至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强盛注入新的动力。(作者:杭盖)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