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本科入学资讯日首落深圳,新学院着力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

2024-11-21 13:30 来源:信阳新闻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香港大学本科入学资讯日首落深圳,新学院着力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

2024年11月21日 13:30   来源:信阳新闻网   

  11月2日,香港大学(港大)在港大经管学院深圳校区举办本科入学资讯日2024。此次活动吸引了大湾区中学生、家长及老师的积极参与。他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招生讲座、学院展览及校园设施游览等活动。作为港大每年在香港本部校园举办的年度公开活动,本科入学资讯日一直备受关注。今年,港大首次将这一重要活动落地深圳举办,旨在为大湾区的学生及家长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的平台,以便他们深入了解港大的多元化课程和最新的报考信息。

  本次活动选址于港大经管学院深圳校区,该校区是由香港大学与深圳福田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共识下,以港大经管学院为载体,共同打造的深港两地教学融合、产研融合、人才互通、创业创新的合作平台。校区位于深圳福田区广电金融中心,校区内建有教学中心、六大战略研究所及创业创新基地,设有MBA、EMBA、高管教育等课程。

  港大一直致力于在不同领域培养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相关的专业人才,并高度关注联合国所倡导的十七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配合港大近期在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新方向,今年资讯日特别以"AI + Sustainability"为主题,旨在探讨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活动期间,港大各个学院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活动,重点介绍了港大多元化的课程和学习机会,以及这些课程如何帮助学生把握人工智能新时代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港大在教研方面的卓越成就,也进一步巩固了港大与大湾区乃至教育各界的紧密联系。未来,港大将继续秉承"多元选拔"的招生政策,广纳大湾区及全球领域的优秀学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立"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及"创新学院"

  港大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交互式 STEAM 教育。近日,港大欣然宣布正式成立了"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School of Computing and Data Science)与"创新学院"(School of Innovation),标志着港大将人工智能融入学科教育的模式将迈入崭新的阶段。两个新学院将提供具有前瞻性、紧贴市场需求的本科课程,涵盖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及统计学、创新技术等前沿领域。这些课程将不仅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跨学科专业知识基础,还将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实践体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将开设两个新课程,分别为"计算与数据科学"(课程编号:6999)*和"统计决策科学"(课程编号:6779)*。

  另一新成立的"创新学院"则提供一个为期四年的"理学士 (创新与科技)"(课程编号:6602)*跨学科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广阔视野的新一代创新人才,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科学、工程、商业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秉持以人为本的精神,积极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文学院新增五年制双学位课程

  自2025年起,港大文学院新增两个新课程,以推动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并探索文学与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文学教育开辟新的路径。

  此次开设的新课程包括"文学士(全球创意产业)"(课程编号:6274)*及"文学士及工学学士(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课程编号:6298)*。

  "文学士(全球创意产业)"(课程编号:6274)*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学生将修读创意产业相关课程,包括:(1)电影与媒体传播;(2) 游戏与数字人文;(3) 视觉艺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4) 音乐与表演艺术。此课程旨在为有志于在电影、设计、时尚、旅游和文化遗产等领域发展的学生提供全面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职场技能。

  "文学士及工学学士(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课程编号:6298)*则为一项开创性的五年制双学位课程,该课程将严谨的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及批判性的人文学科相结合,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有机会学习先进的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技术,同时深化对人文学科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考、道德伦理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学院新增本硕连读AI课程

  港大工程学院也在课程设计上进一步优化,并于2025年推出多项新课程,包括:(1)"工学学士精英课程"(课程编号:6303)*、(2)"工学学士(数据与系统工程)"(课程编号:6315)*、(3)"工学学士(机械工程)"(课程编号:6339)、(4)"工学学士 (土木工程)"(课程编号:6353)、(5)"工学学士与人工智能理学硕士联合课程"(课程编号:6377)*,以及(6)"工学学士(计算机工程/电机工程/电子工程)"(课程编号:6987)。

  其中,"工学学士精英课程"(课程编号:6303)*打破了传统工程教育的框架,强调灵活多变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工科领域中,如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材料科技、纳米技术、半导体、建筑自动化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获得全面知识、技术及实践经验。学生可自由选修一门工程学主修,接受学业指导、参与工业师友计划及海外交流项目,在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或产业发展中积累实践经验。

  除此之外,工程学院还特别推出了本硕连读的"工学学士与人工智能理学硕士联合课程"(课程编号:6377)*,这是工程学院对现有工学学士学位(BEng)与新成立的人工智能理学硕士课程的深度结合,旨在为社会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知识和跨学科技能的工程师。

  港大一直致力于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丰富的学术体验。通过此次资讯日活动,学生及家长不仅更加了解了港大的本科教育,也感受到了港大作为一所国际知名学府所提供的独特机会。港大相信,这次活动将为学生及家长在未来的大学报考过程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