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检测加速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2024-11-21 11:45 来源:东方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智慧检测加速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2024年11月21日 11:45   来源:东方网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李政会上致辞

   学会与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

   11月初,学会开展“科创江苏”智慧检测助力常州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合成生物领域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系列活动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与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常州市新北区科学技术协会、常州市金坛区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李政、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夏扬、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许海军、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胡珊、常州市金坛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束鸣东、常州市金坛区科协副主席马徐丽等,以及来自相关专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界的100多位代表分别参加上述活动。

   学会邀请天津大学温明章教授、清华大学邢志教授、上海市食品研究所吴轶副所长、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二级研究员王勇等四位专家,分别围绕合成生物学的政策支持、未来发展、标准创新、食品产业构建及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等主题作了精彩报告。

   本次活动是“科创江苏”的重点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推动常州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步骤,还是发挥智慧检测作用服务产业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政产学研用测各方专业人士的共同研讨、通力合作,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成果之一:与会专家对合成生物国内外政策法规进行分析,为国家提供建议。活动中,汇聚了国内合成生物领域顶尖专家学者,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从政策导向、市场趋势等多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目前应着手布局合成生物制造的标准制定,发展有针对性的检验检测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推动我国合成生物产业的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成果之二:对合成生物技术难点进行了梳理,确立了检测智能化方向。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检测方法的效率、准确性等方面难以满足需求,通过专家们探讨,对合成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和挑战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了检测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为合成生物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创新思路,助推技术发展,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成果之三:对合成生物应用场景进行了预判,探讨了安全检测的技术储备。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食品、药品、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可能带来生物垃圾、环境污染等一定的安全风险,通过深入研讨,对合成生物技术日后应用场景进行了预判,探讨了安全检测技术的储备和发展,有助于提前布局合成生物产业的安全监管措施,确保产业快速的健康发展。

   成果之四:对合成生物“政产学研用测”模式进行了探索,签订了两个协议建立了协同创新机制。学会分别与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江苏省合成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紧密的协同创新机制,标志着“政产学研用测”各方在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链上的紧密合作,提升我国合成生物技术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

   学会组织专家与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代表聚焦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政策扶持举措、标准化建设进展以及“政产学研用测”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展开交流座谈。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座谈交流现场

   (学会与江苏省合成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

   本次系列会议,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产业合作与创新的契机,通过深入交流与广泛合作,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检验检测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学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各方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检验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合成生物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研究:鸟类短尾出现时间被往前推了2000万年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一具距今1.5亿年的化石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这一发现证明,作为现代鸟类特征的短尾进化出来的时间远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鸟类是在侏罗纪时期由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化石记录中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但始祖鸟在进化树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因为尽管... [详细]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

历经10余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深渊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详细]

新研究:真菌可减少牛打嗝排放甲烷

在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真菌可以用来喂牛,从而减少其打嗝时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澳大利亚初创公司罗姆农业公司的马修·卡拉汉说:“这是一种真菌汤。”该公司计划在生物培养皿中大量培育这种真菌。不过,该公司并不打算直接给牛喂食这种真菌,而是计划提取其中能减少甲烷排放的成分溴仿,并将其制成可食用粉末添加到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