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颁“领先科技奖”,“超强”的“国家超算互联网”是怎么炼成的?

2024-11-20 14:13 来源:东方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获颁“领先科技奖”,“超强”的“国家超算互联网”是怎么炼成的?

2024年11月20日 14:13   来源:东方网   

   一年一度的先进科技成果大盘点如约而至。

   11月19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颁奖典礼在浙江乌镇举行,连接算力产业链各方资源和能力的算力服务平台——国家超算互联网,凭借产业创新性、技术先进性,获得“领先科技奖”。

   颁奖典礼现场,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作为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代表上台领奖。

   采访人员了解到,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以异构融合、应用引领、算力普惠易用为建设目标,实现了多项算力网络领域突破与创新。有了这个平台,就能连接各地的算力中心,形成多元异构的算力资源池,能够实现算力资源的统一建模和统一调度,还能实现不同算力应用的一次封装、开箱即用。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有多强?一组数据见真章。据悉,与社会同类算力相比,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的算力成本平均低20%-30%。

   曹振南介绍称,一体化的算力网络服务体系,是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超强”的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分散在各地的超算中心,其地点、算力芯片、运营主体、属性、架构等都存在很多差异,如何让用户忽略或无法感知这些差异?进行统一的算力封装和算力调度是很大挑战,但也是必经之路。另外,算力服务于千行百业,不同用户的算力使用存在差异,如何让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在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舒心地使用算力,也是一大挑战。

  

   颁奖现场,曹振南分享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建设情况。受访者供图

   金灿灿的奖杯捧在手里的感觉还没消退,曹振南已经在思考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的下一步发展。他表示,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都希望让算力更好用更易用,有一天使用算力能变得像用水用电一样简单。但他也坦言,现实和理想目标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曹振南有几个想法。具体而言,要连接更多更大的算力资源池,不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他认为,未来的算力中心也许会出现类似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分化。另外,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未来还要继续容纳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集成更多的软件和服务,就像手机里的应用下载市场一样。曹振南也希望,有更多的个人、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入,共同推动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他还透露,下一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计划支持更多好用、易用的使用模式。

   曹振南表示,他们希望,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不仅要连机器,更要连人、连环境、连生态,构建一体化的算力生态网络,做到每个人既是超算互联网的用户,也是超算互联网的资源提供方。

   作为经济大省,浙江拥有大量企业,而算力需求恰恰是企业、尤其是研发型企业的重要衡量指标。因此,浙江也是一个算力需求大省。曹振南指出,中小企业在自建时可能面临技术、资金等诸多问题,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它们的需求。另外,浙江有许多正在建设的算力中心,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也连接了浙江几个大型算力中心。曹振南笑着说,在这一层面上,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将对浙江的算力产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目前,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已连接中国14个省的20多家超算和智算中心,入驻了300多家算力服务商,面向100多个行业提供1000多个应用场景的服务。平台上已有各类算力商品超6500款,服务超12万用户。

   本次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是热门话题。曹振南告诉采访人员,他很期待人工智能和算力网络行业一些应用的结合与落地,“我们称为人工智能的闭环。”他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算力网络也和人工智能一样处于发展期,接下来,都还要继续努力追赶行业发展目标,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内的药物“速递达人”

大脑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脑深部或者临近重要功能脑区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挑战。为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与疗效,研究人员在18头小型猪中构建了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聚焦于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详细]

钙钛矿有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刷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经权威认证,其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设备的世界纪录。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先将这种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顶层的钙钛矿电池叠加,再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二者有机结合。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有机电池的纪录,... [详细]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即使量子比特与不到一毫米远的晶体管芯片共存,其量子态几乎不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认为,该低温电子平台不仅可助力量子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