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调控细菌致病能力的“隐秘控制中心”

2025-04-29 06:28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新研究揭示调控细菌致病能力的“隐秘控制中心”

2025年04月29日 06:28   来源:新华网   

以色列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菌内部存在一个“隐秘控制中心”,能调控其致病能力。了解这一机制或有助找到对抗细菌性传染病的新方法。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27日发布公报说,先前研究已证实细菌中一种名为CsrA的蛋白质会影响其致病能力,该校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这种蛋白质并非单独起作用,而是会聚集在细胞内一种特殊的、类似液滴的结构中,这种结构没有膜,就像一个临时控制中心,调控细菌何时以及如何激活其致病基因。

研究人员利用荧光蛋白追踪细菌内部的CsrA,发现这种液滴结构会在某些条件下自然形成,尤其是在类似人类肠道的环境中,且这种结构中还包含其他调控遗传活动的关键分子。研究还发现,这种液滴结构可能广泛存在于不同细菌中,表明不同细菌可能正利用相似机制控制它们如何以及何时变得危险。

研究人员说,新发现有助人们了解细菌如何在“有毒”和“无害”之间切换,为治疗细菌感染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研究已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王卓伦 冯国芮)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研究:鸟类短尾出现时间被往前推了2000万年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一具距今1.5亿年的化石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这一发现证明,作为现代鸟类特征的短尾进化出来的时间远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鸟类是在侏罗纪时期由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化石记录中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但始祖鸟在进化树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因为尽管... [详细]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

历经10余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深渊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详细]

新研究:真菌可减少牛打嗝排放甲烷

在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真菌可以用来喂牛,从而减少其打嗝时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澳大利亚初创公司罗姆农业公司的马修·卡拉汉说:“这是一种真菌汤。”该公司计划在生物培养皿中大量培育这种真菌。不过,该公司并不打算直接给牛喂食这种真菌,而是计划提取其中能减少甲烷排放的成分溴仿,并将其制成可食用粉末添加到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