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视网膜可让人“看”到全新颜色

2025-04-24 06:41 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刺激视网膜可让人“看”到全新颜色

2025年04月24日 06:41   来源:科技日报   

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开发出一种刺激视网膜的技术。他们利用激光和追踪技术,选择性地激活了5位受试者视网膜中的特定细胞,使其能够感知到一种人眼从未见过的颜色。这项研究或许有助于解开视网膜信号如何影响大脑的色彩感知之谜。

研究团队采用自适应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为多位志愿者识别出M型视锥细胞的分布图,此类细胞分布图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随后,每位志愿者依次坐在一个小方形目标物前,集中注意力观察其特定区域。同时,研究人员用激光照射他们的M型视锥细胞。

志愿者能够看到一种原本无法感知的颜色,研究人员将其称为“olo”色。这一命名源自与数字0、1、0对应的字母(分别代表L、M和S视锥细胞)。它有点像孔雀蓝或蓝绿色,但饱和度极高。

随后,团队向志愿者展示了添加了“olo”色的照片和视频,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这项技术被命名为“Oz”。它由一款名为“Wizard”的软件运行,其工作原理是控制传递到视网膜每个细胞的光的精确剂量,以欺骗大脑用于解释颜色的信号,或创造出大脑从未体验过的信号。

这项技术有可能创造出其他新颜色,甚至还能让色盲患者感知到原本无法察觉的色调差异。(张佳欣)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研究:鸟类短尾出现时间被往前推了2000万年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一具距今1.5亿年的化石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这一发现证明,作为现代鸟类特征的短尾进化出来的时间远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鸟类是在侏罗纪时期由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化石记录中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但始祖鸟在进化树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因为尽管... [详细]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

历经10余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深渊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详细]

新研究:真菌可减少牛打嗝排放甲烷

在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真菌可以用来喂牛,从而减少其打嗝时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澳大利亚初创公司罗姆农业公司的马修·卡拉汉说:“这是一种真菌汤。”该公司计划在生物培养皿中大量培育这种真菌。不过,该公司并不打算直接给牛喂食这种真菌,而是计划提取其中能减少甲烷排放的成分溴仿,并将其制成可食用粉末添加到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