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下多项全球首例!我国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科幻奔向现实

2025-03-03 06:10 来源:中国妇女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创下多项全球首例!我国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科幻奔向现实

2025年03月03日 06:10   来源:中国妇女报   

  近日,人形机器人空降深圳市大鹏新区,来到海边看海。看到吹着海风、眺望海景的人形机器人,小朋友们心底一定涌起无数个猜想:它是在观测阳光下海面的变化?是在记录浪花的弧度?还是在细数海底的生物?

  技术加速“进化”中国实力惊艳全球

  室外连续攀爬134级阶梯属全球首例,展现前空翻特技属全球首例,取得新突破的自主站立控制技术也属全球首例……连日来,我国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突破,在新赛道上抢占先机。难怪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

  在今年春晚舞台上,一款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成为当晚“人气王”之一。这款人形机器人在工程师的“调教”下,学会了跑、跳,甚至学会了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这不,就在前几天的北京首钢园,一款人形机器人进行了一场约4分钟的跑步训练,全程步态稳定、姿势自然,步速最高达每小时5公里。据研发人员介绍,这款人形机器人名为“夸父”,身高约1.6米、体重约45公斤。

  别眨眼!再看这款人形机器人,它居然完成了全球首例前空翻!动作高速敏捷,不失优雅。观众直呼:“这弹力,被震惊到了。”

  据研发团队介绍,前空翻对机器人的动态平衡、瞬间加速和精准落地提出了极高要求。相比后空翻,前空翻的重心控制更复杂,角速度需求更大,机器人需在腾空时调整姿态、克服惯性,并通过传感器实时修正动作轨迹。

  人形机器人,也叫仿生机器人,它的形状、外观以及大小与人相似,并且可以模拟人跟外界的交互方式、动作、形态以及表情,也可以实现如人类一般的智能决策。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体现,也是未来产业的重要赛道之一。如今在我国,这些越来越“聪明”的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科幻奔向现实,有望成为普通人的得力助手。

  越来越“聪明”的它将带来更多惊喜

  最近发布的一份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的百强名单中,我国有37家企业上榜。

  人形机器人在今春全国各地刷足了存在感,多个省份都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产业做了重点布局。

  北京市要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等20个未来产业,并提出想创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广东、四川、山西等省份也都说要大力发展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

  工信部等七部门还印发了专门的实施意见,智能制造、家庭服务和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有望首先应用人形机器人作业。专家们认为,以“服务”“助力”人类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将催生多种新岗位。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形机器人将大有用场。技术成熟后,人形机器人能够为老年人服务,包括提供日常辅助、健康监测和情感陪伴等。

  而且,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还有望将人们从简单、重复性强、危险度高的工作岗位解脱出来。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许多刚需场景将会看到人形机器人的身影,在展厅担任讲解员、在工厂担任质检员、在餐馆炒菜端茶、在家做保洁叠衣服……在我国,人形机器人已逐渐在多元场景展开应用,为今后走入日常生活打下基础。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研究:鸟类短尾出现时间被往前推了2000万年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一具距今1.5亿年的化石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这一发现证明,作为现代鸟类特征的短尾进化出来的时间远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鸟类是在侏罗纪时期由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化石记录中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但始祖鸟在进化树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因为尽管... [详细]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

历经10余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深渊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详细]

新研究:真菌可减少牛打嗝排放甲烷

在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真菌可以用来喂牛,从而减少其打嗝时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澳大利亚初创公司罗姆农业公司的马修·卡拉汉说:“这是一种真菌汤。”该公司计划在生物培养皿中大量培育这种真菌。不过,该公司并不打算直接给牛喂食这种真菌,而是计划提取其中能减少甲烷排放的成分溴仿,并将其制成可食用粉末添加到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