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医生的助手,还是替代者

2025-02-24 06:11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AI是医生的助手,还是替代者

2025年02月24日 06:11   来源:解放日报   

  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正在医疗领域掀起一场革命。

  不少人在遇到与健康有关的困惑时,开始试着问问DeepSeek的意见。

  未来,DeepSeek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医生吗?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究竟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AI医疗建议仅供参考

  DeepSeek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医生吗?

  先来看看DeepSeek自己的回答:不可以。原因在于:DeepSeek提供的信息基于公开数据和算法,无法像医生那样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医疗决策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AI无法完成这些任务。而且,医疗行为涉及法律责任,AI无法承担医疗责任。尤其在面对复杂病情时,AI无法像医生那样通过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鉴别和诊断。

  尽管无法取代医生,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把DeepSeek作为辅助工具,向其寻求健康信息和治疗方案。有医生告诉记者,最近,拿着DeepSeek的问询结果和医生讨论病情的病人确实多了起来,甚至“有病人用DeepSeek给出的答案,来质疑我们是不是过度检查”。一位心理医生透露,有病人开始向DeepSeek进行心理咨询,然而得到的只是浅层的情感回应。

  在全世界范围内,求助AI已经成为许多人在遇到健康问题时的选择。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大语言模型如GPT-4、Gemini和Claude 3正被患者广泛使用,尽管它们在准确性方面存在问题。

  正如DeepSeek的“自我剖析”所说: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但无法给出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当记者询问DeepSeek“体检发现6毫米的肺部小结节该怎么办”时,它的回答是:“明确结节性质”“进一步检查”“制定随访计划”,最后给出建议:“咨询胸外科或呼吸科专家,获取个性化的建议。”记者进一步追问:“上海有哪些擅长鉴别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专家?”它随即列出了6家知名医院的相关专家介绍,但事实上,其中有两位专家已经不在所列出的医院工作。

  对普通人来说,面对人工智能给出的医疗信息,很难对其真实性与准确性进行判断与验证,难免在质疑与信任间摇摆。为此,国家卫健委最近发布了这样一条提示——“AI医疗建议仅作参考,诊断需以医疗机构为准”,并宣布将制定AI健康咨询规范。

  赋能而非取代医生

  在记者看来,AI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获取辅助信息,还在于拓展医生的能力,推动医疗领域的研发、服务、应用,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如何才能真正把AI用在点子上?多家医院已经开启了尝试——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六院”)近日宣布,已经在医院内网搭建了DeepSeek本地化部署环境,用于提升医疗服务及医疗管理的智能化程度。该院信息处处长俞磊告诉记者,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将会很广泛,如辅助诊断、提升医疗人员的科研水平等。人工智能还有望为患者提供智能的诊前、诊中、诊后服务。

  以诊前服务为例,六院目前已经在线上开设了“预门诊”,在患者到达医院就诊之前,医生就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就医需求。应用DeepSeek之后,“预门诊”将变得更加个性化。比如,六院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所在地,骨科的亚学科分类非常细致。通过对DeepSeek模型进行精调,就能为原有的智能分诊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帮助患者找到最适合的医生。DeepSeek还有望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担当“虚拟陪诊”,在就诊后,及时提醒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

  “未来,患者在医疗场景中使用DeepSeek可能不需要唤醒它,我们会将其融入各种应用,在各个环节实现无感应用。”俞磊说。

  除了六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最近也发布消息:医院的“小红AI患者助理”已经接入了DeepSeek-R1(671B)大模型。登录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找到“小红AI患者助理”,它能为患者提供疾病宣教、产科指导、健康保健、患者导诊、专家介绍、医院导航等服务。

  瑞金医院则宣布,携手华为共同发布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该系统将覆盖我国90%的癌种,并可开展互动式的病理诊断对话。

  放眼全国,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相继宣布部署DeepSeek。在北京,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在北京儿童医院诞生,有望辅助疑难罕见病的诊疗。

  医疗领域的AI行动已经开始,但探索AI不是为了取代医生,而是让医生的诊断更加精确、快速,让患者的就诊过程更优化、便捷。医生的价值之所以无法被取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终究无法被替代,生命的温度也无法被计算。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俊珺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AI是医生的助手,还是替代者

先来看看DeepSeek自己的回答:不可以。原因在于:DeepSeek提供的信息基于公开数据和算法,无法像医生那样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医疗决策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AI无法完成这些任务。而且,医疗行为涉及法律责任,AI无法承担医疗责任。尤其在面对复杂病情时,AI无法像医生那样通过经验和专... [详细]

研究表明:全球升温突破1.5℃上限

根据2015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气候变化协议《巴黎协定》,人类正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不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然而在2024年,地球气温升幅超过了这一上限。这还不足以宣布我们已经跨过了《巴黎协定》所设立的门槛,因为该目标基于数十年平均气温升幅评估,而不是看气温升幅是否在短时间内突破了... [详细]

机器人历史上的12座里程碑

从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到如今你能买到的双足机器人,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十二个重要里程碑。很少有技术能像机器人这样如此强烈地激发人类的想象力。几十年来,能像人类一样行走和交谈的机器一直是科幻小说的常见元素。现实情况则较为平淡——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机器人只是没有躯体的机械臂,被用于从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