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生活习惯会遗传给后代吗?

2025-02-05 06:53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不良生活习惯会遗传给后代吗?

2025年02月05日 06:53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 据日本《每日新闻》1月20日报道,生物体内存在着具有调节基因功能的“开关”。这种名为“表观基因组”的基因会在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环境中发生变化,诱使疾病发作。据说表观基因组可能会代代相传,让一些人更易患遗传病。

  尽管所有人类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它们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例如皮肤和眼睛。这是因为每个组织都有一个类似便签的机制,称为表观基因组,它可以从DNA、也就是“生命蓝图”中读取必要的信息。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将特定的原子团与DNA(脱氧核糖核酸)或包裹DNA的蛋白质结合——这一过程称为化学修饰——以控制遗传基因。例如,当一种叫做“甲基”的分子附着在DNA中的C碱基(即胞嘧啶)上时,就会发生一种叫做甲基化的化学修饰,从而抑制基因的功能。即使碱基序列没有改变,基因的开启或关闭功能也是由表观基因组便签的附着或分离决定。

  这种表观遗传信息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如果由于吸烟和压力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甲基化异常,必要的基因可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疾病。目前已知吸烟引发的食道癌就与这种异常有关。

  表观遗传信息会遗传给下一代吗?在哺乳动物中,存在一种称为“初始化”的现象,化学修饰在卵子受精后消失。因此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表观遗传信息不会传递给后代。

  熊本大学特聘副教授高桥悠太进行了一项实验,以验证人工诱导的甲基化能否在实验鼠身上发生遗传。实验人员利用可以发育成各种类型细胞的胚胎干细胞,针对参与细胞内遗传信息传导的基因,使用独立研发的方式对其进行甲基化,并进行表观遗传编辑。然后将这些胚胎干细胞注射到正常实验鼠胚胎中,以生成甲基化编辑的实验鼠。理论上,那些目标基因不起作用的实验鼠会变胖。实践证明,在经过编辑的实验鼠中,目标基因因甲基化而被关闭,它们确实变胖了。

  当经过编辑的实验鼠与正常小鼠杂交时,后代中的确延续了甲基化现象。此外,当经过编辑的小鼠相互杂交时,甲基化在孙辈中得以保留,肥胖特征也被遗传。高桥和他曾经供职的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等组成的团队于2023年2月在美国科学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虽然存在初始化机制,但甲基化为什么会遗传呢?高桥研究发现,编辑点位的甲基化在精子和卵子阶段的确已经消失,但在受精卵着床后又恢复了。高桥认为,DNA甲基化一旦消失,可能存在某种可以在下一代恢复的记忆装置,他正在努力搞清这一机制。

  我们还不清楚同样的现象是否也会在人类身上发生。但是一些报告暗示表观基因组的信息可以遗传。二战期间荷兰曾经发生饥荒,当时怀孕的女性生下的孩子和孙辈罹患肥胖等生活习惯病的风险更高。

  高桥说:“许多疾病,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家族遗传的,但导致这些疾病的基因突变未必为人所知。表观遗传信息的遗传可能也与人类对疾病的易感性有关。”

  另一方面,表观基因组编辑最近作为癌症和遗传病的治疗方法开始受关注,掀起新讨论。广岛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泽井努表示,由于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针对受精卵的表观遗传编辑不会对后代产生影响,因此有观点认为,与改变碱基序列本身且不可逆转的基因组编辑相比,表观遗传编辑存在较少的道德问题。然而,如果表观遗传信息可以遗传,就需要考虑编辑引起的不可预测的变化会影响后代的可能性,就像基因组编辑一样。(编译/刘林)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不良生活习惯会遗传给后代吗?

据日本《每日新闻》1月20日报道,生物体内存在着具有调节基因功能的“开关”。这种名为“表观基因组”的基因会在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环境中发生变化,诱使疾病发作。据说表观基因组可能会代代相传,让一些人更易患遗传病。 [详细]

《自然》预测2025年值得关注的技术方向

图片来源: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2024年,一个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系列新材料,可用于打造有机固态激光器。这项研究主要由全球以人工智能(AI)为主导的五个“自驱动”实验室完成。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化学家阿兰·阿斯普如·古兹克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他表示,这些将现代机器人技术与AI算法相结合的自动化研究平台,... [详细]

人工智能家电越来越“善解人意”

在前不久举行的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中国企业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AI)在端侧的创新应用。AI TV的核心是沧海智能体。自发布以来,该智能体已为AI TV“保驾护航”4个多月。算力集群、感知集群、大模型集群、AI算法集群构成该智能体能力的基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