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科技频道

生态产业化助推青山变“金山”

新方法有望实现1型糖尿病早期预防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联合另外两家科研院所开发出一种新方法,有望在1型糖尿病发病前实现早期检测和预防。结果显示,感染病毒后数种蛋白质迅速发生变化,但如果采样频率降低,这些变化将难以被捕捉到。研究人员还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在感染病毒仅两天后就能准确判断小鼠是否被感染,并通过及时治疗阻止小鼠发展为糖尿病。

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量子芯片上实现新奇量子物态

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实现了一种新奇量子物态——新型热拓扑边缘态,破解了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边缘态易受热噪声干扰的难题,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郭秋江研究员表示,该实验证明了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形成更加稳健的长寿命拓扑边缘态,这为探索有限温度下的拓扑物态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展示了超导量子芯片在模拟新奇物态方面的应用价值。

斑马为何有条纹?答案并不那么简单

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的桑人知道斑马的条纹是怎么来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哈米什·爱尔兰说:我们能登上月球,能做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我们还是不知道斑马为什么有条纹。仅在过去十年里,一些科学家坚定地认为,条纹同体温调节有关:黑色条纹会吸收更多热量,与白色条纹搭配时,就能促进空气流动。

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亮相

看机器人“点亮”你我的未来生活

沙漠边“长出”湿地公园

武汉:长江书店焕新开放

脑机接口新技术助力精准识别肿瘤边界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传感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联合,成功完成基于植入式微电极阵列的脑深部肿瘤边界精准定位临床试验,我国研发的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技术实现突破。推进血管介入脑机接口在卒中后康复、脑积水治疗等领域的临床应用。 [详细]

美国肥胖症口服药三期临床试验成功

美国制药企业礼来公司26日宣布,其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orforglipron三期临床试验疗效显著,肥胖或超重及2型糖尿病成人受试者平均体重下降约10.5%,约10.4公斤,拟今年内递交该药用于治疗肥胖症的上市注册申请。随着三期临床试验的完成,公司已具备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新药注册申请所需的完整临床数据,有望在今年内申请orforglipron用于治疗肥胖症。 [详细]

研究发现抑郁症与多种疾病互为因果关系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研究人员牵头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抑郁症不仅是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后果,同时也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原因。研究人员建议,打破抑郁症的恶性循环需要防治结合:一方面减少使人易患抑郁症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提供有效治疗,防止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干预肥胖、吸烟或孤独问题可降低抑郁症风险,而治疗抑郁症则可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或加重的风险。 [详细]

研究:睡眠规律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康复

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因此,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改善睡眠规律性可能是一种低成本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临床事件发生的风险。 [详细]

新研究:优化交通可借鉴蚂蚁协作策略

坐在飞机上从高空俯瞰,车辆在拥堵不堪的主干道上行驶,仿佛密密麻麻的蚂蚁。通过记录无毛凹臭蚁觅食队列视频,并运用交通工程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蚂蚁之所以不会引发拥堵情况,原因在于每3至20只蚂蚁形成一组,保持适度间距匀速行进,且从不提高速度赶超同伴。 [详细]

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发源于寒冷地区

最新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最初进化于约6600万年前寒冷的季节性气候环境中,而非此前科学家们认为的热带雨林环境。每当局部气温或降水发生剧烈变化时,这些灵长类动物被迫寻找新的栖息地,而这也促进了新物种的诞生。 [详细]

古细菌有望成为寻找新型抗生素的“富矿”

新发布的两项研究显示,古细菌作为鲜为人知的一种微生物分支,含有此前未知的抗菌化合物,有望为研发新型抗生素提供思路。据发表在英国《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的研究介绍,为了解这种共存导致的潜在冲突是否会促使古细菌进化出抗菌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训练了一种人工智能算法来扫描它们的蛋白质组,寻找被称为加密肽的蛋白质片段,这些片段... [详细]

新疗法让细菌与病毒组成抗癌“战队”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抗癌新疗法:让细菌与病毒组成战队,一同攻入肿瘤内部,对癌细胞实施精准打击。抵达肿瘤后,细菌会侵入癌细胞并释放病毒,从而使病毒躲过免疫系统攻击,顺利进入肿瘤内部。他们通过分子层面的巧妙设计,使得病毒只能依赖细菌内的特定分子扩散,从而将病毒锁定在细菌周围,即便病毒逃出肿瘤,也无法在健康组织中扩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