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款智能机器人将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06-27 06:22 来源:新华社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60余款智能机器人将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年06月27日 06:22   来源:新华社   

记者6月26日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倒计时30天活动上获悉,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论坛时间为7月26日至28日,展览时间为7月26日至29日,展览展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围绕“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应用体验、创新孵化”五大核心板块,汇聚全球智慧,展现中国方案。

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嘉宾已确认参会,汇聚图灵奖、诺贝尔奖等12位国际顶尖奖项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以及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代表。

大会展览展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集中亮相,3000余项前沿展品即将展出,涵盖40余款大模型、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8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的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此外,大会全面升级SAIL奖、青年优秀论文奖、云帆奖三奖体系,表彰在基础研究、技术突破、应用创新等层面展现卓越潜力的青年科技力量,为新一代科研者与创业者打开登台亮相的窗口与通道。(记者 龚雯)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研究:鸟类短尾出现时间被往前推了2000万年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一具距今1.5亿年的化石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这一发现证明,作为现代鸟类特征的短尾进化出来的时间远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鸟类是在侏罗纪时期由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化石记录中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但始祖鸟在进化树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因为尽管... [详细]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

历经10余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深渊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详细]

新研究:真菌可减少牛打嗝排放甲烷

在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真菌可以用来喂牛,从而减少其打嗝时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澳大利亚初创公司罗姆农业公司的马修·卡拉汉说:“这是一种真菌汤。”该公司计划在生物培养皿中大量培育这种真菌。不过,该公司并不打算直接给牛喂食这种真菌,而是计划提取其中能减少甲烷排放的成分溴仿,并将其制成可食用粉末添加到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