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催生数据中心建设潮

2025-05-08 06:31 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数字时代催生数据中心建设潮

2025年05月08日 06:31   来源:科技日报   

无论人们在阅读屏幕上的文字、观看在线电影,还是使用云存储服务、与人工智能(AI)对话,这些数据都由一种特殊的数字仓库——数据中心来存储、处理和传输。世界经济论坛网站近期一则报道指出,数据中心已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支柱,堪称互联网时代的“动力心脏”,为云计算、流媒体、社交媒体、金融交易、AI系统以及企业IT运营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世界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与日俱增,各地正掀起建设数据中心的热潮。

数字世界的“超级仓库”

数据中心如同数字世界的“超级仓库”,里面不是堆积如山的货物,而是排列整齐的服务器,日夜不停地存储、处理和传输海量数据。它们的规模差异巨大,最大的数据中心面积堪比13个标准足球场,里面服务器密集排列,支撑着数百万人同时使用云平台。

阿联酋《海湾新闻》网站在4月28日的报道中指出,数据中心已成为现代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与高速公路、桥梁和机场同等重要。它们支撑着电子支付、流媒体、AI、自动驾驶、网络安全、在线游戏等数字经济的方方面面。今天“数字原住民”习以为常的便利服务,背后都依赖这些看不见的“数字心脏”。

多项研究表明,数据中心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美国商业咨询机构Uptime Institute于2023年发布的全球调查显示,每投资1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就能带动建筑、能源、IT服务等相关行业产生5—7美元的经济效益。对数字经济的投资不断增长,不仅带来了资本,还带来了技术、专业知识和就业机会。麦肯锡在《数字基础设施的未来》(2023)报告中指出,拥有强大数据中心的国家,在AI训练、5G/6G、金融科技、生物技术等领域更具优势,数字经济增长速度比其他地区快40%。

随着各国对数据主权的管控日益重视,数据中心不仅是经济引擎,更关乎国家安全。建设自主可控的数据基础设施,能减少对外依赖,增强网络安全和数字主权。

各国掀起数据“淘金热”

英国《经济学人》曾在报道中指出,就像石油曾助力全球经济繁荣一样,如今数据正成为新的石油——驱动全球经济的新能源。在数字时代,世界各国竞相建设数据中心,掀起数据“淘金热”。

数据显示,作为互联网发源地,美国以5383个数据中心领跑全球;欧洲方面,德国(522个)和英国(512个)位居前列;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中国目前运营着约450个数据中心且增长势头强劲;印度正快速崛起,现有140多个数据中心;菲律宾和巴基斯坦分别拥有25个和22个数据中心。

在数字经济爆炸式增长的助推下,数据中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如今,全球数据中心行业的价值估计为2427.2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加一倍多,达到5840亿美元以上。英国《金融时报》预计,到2029年,这一数字甚至将达到6240亿美元。

亚马逊、谷歌、微软和元宇宙平台公司(Meta)等科技巨头正在引领这一潮流,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数量大约每5年翻一番。据估计,这些设施可以处理全球95%以上的互联网流量,确保数十亿用户的实时连接,凸显了数据中心在支持数字经济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随着AI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公司正在建造AI专用超级数据中心。例如,亚马逊的“Project Rainier”和Meta在路易斯安那州投资100亿美元建造的AI中心,都旨在满足下一代AI系统的算力需求。

此外,菲律宾在4月23日启用了首个AI优先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VSR。这个专用数据中心与亚洲、美国和欧洲的海底电缆网络相连,有望满足该国和其他技术巨头在云计算和AI领域的需求。

随着云计算不断普及、边缘计算与AI技术深度融合,全球对更强大、更智能、更可持续数据中心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

面临环境和监管挑战

尽管全球数据中心投资热潮持续高涨,但该行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监管、环境和基础设施挑战,这些因素可能成为其扩张道路上的“绊脚石”。因为这些庞大的设施,也是能耗惊人的“电老虎”。

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能源消耗。当前,数据中心用电量已占全球总用电量的1%—1.5%。随着AI和云服务的爆发式增长,这一数字预计将大幅攀升。虽然科技巨头正积极投资可再生能源,并采用液冷、无水冷却等创新技术,但各地政府仍面临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在部分电网承压或环保问题突出的地区,新数据中心的审批甚至搁浅。

国际能源署(IEA)强调,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是数字扩张与气候目标双赢的关键。投资绿色数据中心的国家,既能推动数字经济,又能减少碳排放,从而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监管复杂性。日益严格的数据主权法规和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正在形成碎片化的监管版图。企业被要求在国境内存储和处理数据,这不仅推高了运营成本,更催生出一个个“数据孤岛”,限制了企业对更高效、更经济全球资源的选择。

数据中心行业也深陷地缘政治漩涡:超导体、光纤等关键组件的获取已成为国家战略问题,受出口管制、产业政策及供应链中断等多重因素影响。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在报道中强调,面对全球持续增长的需求与日益复杂的建设障碍,亟须制定前瞻性、协调一致的政策框架,才能在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全部潜力。(刘 霞)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研究:鸟类短尾出现时间被往前推了2000万年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一具距今1.5亿年的化石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这一发现证明,作为现代鸟类特征的短尾进化出来的时间远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鸟类是在侏罗纪时期由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化石记录中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但始祖鸟在进化树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因为尽管... [详细]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

历经10余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深渊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详细]

新研究:真菌可减少牛打嗝排放甲烷

在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真菌可以用来喂牛,从而减少其打嗝时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澳大利亚初创公司罗姆农业公司的马修·卡拉汉说:“这是一种真菌汤。”该公司计划在生物培养皿中大量培育这种真菌。不过,该公司并不打算直接给牛喂食这种真菌,而是计划提取其中能减少甲烷排放的成分溴仿,并将其制成可食用粉末添加到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