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证实“独行黑洞”存在

2025-04-27 06:12 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天文学家证实“独行黑洞”存在

2025年04月27日 06:12   来源:科技日报   

由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天体物理学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中首次证实了“独行黑洞”的存在。它孤零零地在宇宙中“漂流”,没有任何恒星环绕其运行。这项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此前所有已知的黑洞都是通过探测与伴星的相互作用而发现的。

该发现源于对同一目标的多年追踪。2022年,该团队曾报告称,在人马座发现了神秘的暗物质,并提出其可能是“独行黑洞”。然而,另一团队随后提出异议,认为该天体更可能是中子星,即恒星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致密残骸。

为解决争议,原团队重新分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2021年至2022年的观测数据,并结合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探测器的最新结果得出结论:该天体质量约为太阳的7倍。这一数值远超中子星约为3倍太阳质量的理论上限,从而提供了直接证据。有趣的是,另一研究团队在2023年修正其评估后也承认,尽管其测量结果略低(约6倍太阳质量),但误差范围与新发现一致。

下一步,团队计划借助将于2027年发射的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找到更多这样的例子。(张佳欣)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研究:鸟类短尾出现时间被往前推了2000万年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一具距今1.5亿年的化石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这一发现证明,作为现代鸟类特征的短尾进化出来的时间远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鸟类是在侏罗纪时期由兽脚亚目恐龙进化而来的。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化石记录中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但始祖鸟在进化树上的地位存在争议,因为尽管... [详细]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

历经10余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深渊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详细]

新研究:真菌可减少牛打嗝排放甲烷

在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真菌可以用来喂牛,从而减少其打嗝时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澳大利亚初创公司罗姆农业公司的马修·卡拉汉说:“这是一种真菌汤。”该公司计划在生物培养皿中大量培育这种真菌。不过,该公司并不打算直接给牛喂食这种真菌,而是计划提取其中能减少甲烷排放的成分溴仿,并将其制成可食用粉末添加到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