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智能时代共舞,我们能做什么?
总台大型纪录片《智能时代》回溯信息革命历程,预见数智新未来
与智能时代共舞,我们能做什么?
■本报记者 王彦
“人工智能浪潮正猛,可我好像一知半解”“AI看起来比我聪明多了,我还能做什么”,纪录片推文的评论区,网友这两条疑虑也许恰恰折射出创作的部分起点。
5月15日至20日,大型纪录片《智能时代》与观众见面。这部作品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担任学术指导机构,历时三年潜心打磨完成。纪录片分6集、每集50分钟,从人工智能起源、科技创新、对人的冲击、城市的演进、技术的风险与挑战、未来新机遇等六个方面,梳理人工智能在全球的发展脉络,回应人们的种种疑问。该片在CCTV-9、央视频一经播出,便引发强烈反响和讨论热度。从已播的观众反馈和专家点评来看,《智能时代》真正彰显出了科创时代一部科普纪录片应有的科学气质——它并不急于给出一个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确凿答案,而是用纪录片语言的客观冷静来呈现技术的历史、利弊、创新,予人思索。
从回望历史开始,厘清“智能时代”的进程
“我的一生见证了非常重大的社会变化,其中最深刻的,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的崛起。”纪录片开篇即引用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离世前的珍贵影像。彼时,霍金对人工智能进行了深入思考,并表达了对其崛起的担忧,发出“人工智能对人类要么最好要么最糟”的预警。
实际上,人类文明的演进始终在对新兴科技从怀疑到拥抱的无限循环中螺旋式上升。过去,人类一直是社会创造的主体,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如何审视这一变化?有别于已有的同题材纪实影像作品,《智能时代》没有从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应用直接说起,而是先回望历史,从人类几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历程讲起。同时,团队遍访欧、美、日、加等不同地区与国家,持续追踪相关前沿科技的发展脉络和现实状况,深度汲取逾百位不同领域顶尖专家的思考与观点,拍摄场景遍布全球,节目中的案例均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成果。
观众跟随《智能时代》,自如穿梭于历史、现实与未来:中国苗族歌棒上篆刻的“聘礼清单”,留存着信息的记录与传递是如何促进智能进化的奥秘;透过英国布莱切利园旧址,人们能再次思索二战时期政府代码与密码学校的诞生蕴藏何种意义;将时间拉回2016年,在韩国首尔举办的那场世界瞩目的人机围棋对弈中,重温人与人工智能的角力从何时开始撼动大众认知;再走进日本大阪,感受石黑浩与他的仿生机器人代表的科技变革力量……而“70年前computer指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机器人史上最大骗局——下棋傀儡‘土耳其人’”等科技史上的“冷知识”同样能传递人类与科技的深层次关系,也让观众“用历史的视角理解科技,用科技的视角前瞻发展”,不断跳出对新兴科技的认知局限。
值得一提的是,带领观众进行这趟跨越时空思想之旅的,可谓国际人工智能领域“天花板级”的阵容,这其中就包括中国两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半机械化人、高校知名教授、全球高端科技企业专家代表等等。
站在人类文明语境中,提供更具思辨的观察视角
2023年2月,我国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提出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是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引擎。作为新基建重点发展的领域,人工智能早已突破概念圈层,在多个行业领域实现落地。但对人与机器的联系,人工智能与数智未来的连接,或许我们还缺乏足够的认知了解。
截至5月21日20时,《智能时代》微博相关话题阅读突破1.5亿次;#你何时意识到人工智能已介入生活#登陆微博要闻榜,话题阅读量突破4000万次。许多网友表达着相似忧虑:“人工智能会接管人类工作吗?”“它是否有违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未来是人控制它,还是它控制人?”
《智能技术学报》编委段永朝认为,“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不会结束,这部纪录片仅仅是个开始、是个引子。我们想要了解技术,就需要从更大范围上去了解文明和文化,从更大的文化背景下去谈技术”。
一方面,《智能时代》勾勒智能化图景未来,擘画智慧城市的运行效能,预见数字未来的风险与机遇;而另一方面,该片也站在人类文明语境中,提供更具思辨的观察视角,与普通人共勉。比如“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会被取代吗”这个困扰了许多人的问题,片中用来自英国“回收之眼”和中国湖北襄阳的案例来回答,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能帮助人们解决垃圾处理、车牌识别等低技术要求、高重复率的工作。AI的出现必将取代人类的部分工作,同时催生新的职业类型。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迈克尔·伍尔德里奇以医生的工作举例,计算机程序能帮医生识别影像中的人体病变,医生从而有更多时间“利用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人文情怀,来了解患者并与患者建立情感联系”。在他看来,这部分工作是不可能被AI代替的。
而对人类来说,持续学习将成为一生的事业,有了绝技傍身,才能在智能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
(责任编辑: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