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晶状体研究成果 获ASCRS发布
享誉全球眼科学术界的“2022美国白内障和屈光外科学会(ASCRS)大会”近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西安高新区入驻企业——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会上连续发布了3篇关于全新一代生物材料“交联聚烯烃”人工晶状体的研究成果。其中《全新可折叠“交联聚烯烃xPIB”人工晶状体的理化性能评价报告》荣获大会颁发的最佳学术报告殊荣,成为唯一入选并发表的中国科研成果。
人工晶状体是由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用来代替人眼晶状体的特殊透镜。它是开展眼科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最主要植入性医疗器械。目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被临床上公认为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交联聚烯烃”人工晶状体是目前行业中非常理想的全新一代人工晶状体。
其各种实验结果表明,晶状体上皮细胞在“交联聚烯烃”人工晶状体的表面上不易粘附,并且其表面粘附的少量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伸展和增殖能力也明显弱于对照组(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能有效阻止晶状体上皮细胞向光学部分的中央区域移行,具有一定的预防后囊膜混浊发生发展的能力。
这款由全新生物材料制成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被实验证实具有非常优异的表面特性及光学性能。与会专家认为,该材料制成的人工晶状体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光率好,具有一定的预防紫外线功能并且材料本身具有较高折射率,水环境中的加速老化处理及硅油吸附实验证明其不易产生“闪辉”现象,并且表面不易吸附眼科手术用硅油。记者史俊斌
(责任编辑:支艳蓉)
相关文章
- 2022年04月12日·适度锻炼能将罹患肠癌风险降低20%
- 2022年02月09日·人工3D脊髓组织或可让瘫痪者重新行走
- 2021年11月02日·多能干细胞稳态调控机制 有助解决基因组变异难题
- 2021年10月11日·感染时症状越严重,新冠免疫记忆“越深刻”
- 2020年12月03日·韩发现逆转细胞老化关键蛋白质
- 2022年05月06日·全新生命科学工具 绘制全球首批生命时空图谱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