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研制新型抗生素如此困难?
参考消息网11月26日报道 澳大利亚“对话”网站11月21日发表牛津大学学科带头人阿利斯泰尔·法利和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海伦·史密斯的文章《为什么研制新型抗生素如此困难?》,内容摘编如下:
抗生素的发明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突破之一。在使用抗生素前,分娩、尿路感染或一个小小的切口就可能导致人因感染而死亡。
抗生素作为一种抗菌药物,使许多现代医疗手段成为可能,现在全球医疗体系都依赖它们。
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增加,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形成了抵抗这些药物作用的能力。结果是,曾经很容易治愈的常见感染变得越来越难治愈,甚至某些情况下还可能致命。
继20世纪40年代中期研制出青霉素之后,科学家又研制出了许多新种类的抗生素。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新种类抗生素的投资很少,也很少得到批准。
目前急需新型抗生素对抗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预计从现在到2050年,耐药性感染将夺走超过3900万人的生命。
那么,为什么成功研制出来的供医学使用的新型抗生素少之又少呢?
许多制药企业已经放弃了这方面的研究。此外,寻找不会因现有抗菌耐药性而迅速失效的新型抗生素是一项艰巨挑战。
研制一种新药是一项复杂、投入极其巨大且耗时的工作。从最初的发明到获得批准可能需要10到15年时间,花费超过10亿美元。
现有的大多数抗生素价格低廉,而且唾手可得。任何一种新型抗生素通常都被认为是作为“最后一招”的药物,只有在其他所有治疗手段都已用尽时才会使用。这是为了防止形成对它们的耐药性。
这意味着,相比治疗其他许多疾病的药物,抗生素的投资回报要低得多。
因此,制药公司不大可能在研制新型抗生素漫长的过程结束后收回研发成本。
在寻找新的潜在抗生素时,研究人员会筛选萃取物和化合物库,并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寻找那些有希望有抗菌活性的抗生素。
然后,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通过对这些针对导致感染的病原体的药物进行测试,完善和改进初步发现。与此同时,他们要确保这些化合物不会对人体有害。
一种抗生素要在患者体内发挥作用,就必须到达导致疾病的病原体所在的区域,而且浓度足以清除感染。与此同时,它必须将副作用降至最低。
科学家需要在进行下一个研发阶段之前修改分子的许多参数,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过早期开发阶段,主要化合物必须在受到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一系列人体临床试验。这是为了确保这些化合物治疗疾病时首先是安全和有效的。
现在大部分探索和初期阶段的抗生素开发工作主要是由大学和小企业在负责。
在英力士牛津研究所,我们正在开发新型抗生素和新的联合疗法。
在联合疗法中,患者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每种药物都有特定的作用。
其中一种药物是青霉素等抗生素,用于杀灭细菌。
第二种药物针对细菌为躲避抗生素进化出的耐药机制,充当抗生素“卫士”。
通过瞄准耐药机制,第二种药物保护抗生素免受破坏,让抗生素清除感染,治愈患者。
我们最近开发的一种潜在的联合疗法涉及两种守护分子,把它们和一种现存的抗生素一起使用。这种三重组合有望应对广泛的耐药细菌。
然而,我们不能单打独斗。政府、制药业和全球公共卫生机构都需要承诺支持和维护这条抗生素研制渠道。
我们以英国为全球领军者的策略是打造一种订购式的抗生素采购模式,这种模式与销售的抗生素数量无关。
医疗服务机构将根据抗生素的有效性向制药公司支付一笔固定费用,而不是根据使用量支付费用。
这种做法将把需求与利润分开,使企业为全球公共卫生研发新抗生素在经济上更加可行。(编译/刘晓燕)
(责任编辑: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