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网用网已渐成干部“必备品”
见习记者 张园
5月17日,在全国政协“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提出一个观点:领导干部应懂网、用网,提高数字素养与技能。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如今,数字经济已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数字化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备品。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达4.69亿和2.98亿,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两类应用。我国电子商务销售额全球占比从2012年的8%提升至2021年的57%,成为全球最大市场;2021年,我国移动支付金额达到527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227倍。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既要懂互联网基本知识,利用政务信息化平台服务大众,又要懂得数字业态特点、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网络安全风险挑战,做好决策。
张占斌认为,政府部门应组织开展有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相关培训课程,培养领导干部了解业态发展、感知数字经济热点。同时,学网、懂网也是领导干部的责任。他举例说,“去年北京市人社局一名工作人员,当了几天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为了解平台经济、进而完善有关举措提供了一手资料。”
而学习数字经济,调研行业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用网”。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董事冯艺东建议,各地政府应充分开放数据,鼓励市场主体基于数据开发应用。这样做,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政务资源,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据了解,基于地图数据的导航软件,帮助缓解了交通拥堵。近期深圳信息化平台对接快递物流,提升了防疫和民生服务效率。试想,若没有数字化平台,这些工作将占用交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大量工作时间。
近年来,通过积极“用网”,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但是,不同政府部门、不同政务平台数据互不联通,线上线下不融合,“数据孤岛”困境影响了数据使用效能。这就需要领导干部熟悉业态特点,探索治理体系。对此,冯艺东建议,应形成教育、医疗、民政、公安等数据生产部门分别收集,大数据局等数据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各数据应用部门按需使用的数据治理体系。
广大干部队伍中能够做到懂网为基础,用网为导向,形成推动服务数字化、促进数据共享化的好氛围,我国的数字化政务服务水平必将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的生产生活将更加低碳、高效、便利、美好。
(责任编辑:支艳蓉)
相关文章
- 2021年11月24日·做科普是每个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 2022年03月21日·掌握元宇宙“命门”,在相关前沿领域破冰领航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