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讲好学科故事,传承优良学风
“浙江大学昆虫标本馆的档案柜缓缓打开,数百万件昆虫标本悉数展现在观众眼前,丰富的收藏和精美的制作震撼着每一个观看它的人……”这段视频内容,讲述的是浙江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故事,是浙江大学众多学科故事中的一个。
2021年,在中国科协学风建设资助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浙江大学团委创作了《我的学科有故事》——浙江大学学科发展史系列视频,首批上线的8个视频涵盖了植物保护、生态学、力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
挖掘学科背后的故事
“现在很多同学选择了一个专业,但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在更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树立起‘专业自信’。”谈起制作该系列视频的初衷时,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梁艳表示,优良学风的养成,离不开对所学学科的了解与热爱。只有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知晓其深厚的内涵和价值,才有可能扎扎实实地“钻进去”。而讲述学科故事,便是浙江大学在学风建设探索过程中的重要尝试。
在视频《我的学科有故事:扔什么也不能扔了标本》中,浙江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余丰哲带领观众“走进”了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农学院的昆虫标本馆。该馆目前收藏有科学研究标本130万件、教学标本30万件,其中被认定为国家可移动文物的有近9000件。在余丰哲的讲述下,一件件昆虫标本生动地展现了浙江大学农学院百年来的艰苦奋斗历程。
视频中最令人动容的一段故事发生在1937年9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决定带领全校师生西迁躲避战火。浙江大学先后在浙江西天目、江西吉安、广西宜山等地办学,最后落脚于贵州遵义,一待就是7年。而在西迁过程中,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蔡邦华和广大农学院师生更是一路走,一路采集标本。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学校将要搬回杭州时,蔡邦华说:“什么行李都能扔,唯独这批宝贵的标本和重要的书籍是一定要带回杭州的。”也正因蔡邦华的悉心保护,农学院师生历时数年在全国各地采集的各类珍贵标本依然保存至今,完好如初。风雨如晦、学脉赓续,如今的浙江大学昆虫标本馆已成为全国昆虫学研究、教学和科普的重要基地。
首批上线8个视频的内容包括:建立起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学植物园,为中国植物园事业和园林科学写下新的篇章;经过4年多的日夜奋战,制造出浙江第一台计算机“ZD-1”,开启领跑未来之路……通过对这些或生动有趣或感人至深的学科发展历程进行深入挖掘,《我的学科有故事》系列视频将原本艰深晦涩的学科知识,变成了一个个深入浅出的学科故事,不仅促使广大学子主动了解所学学科、热爱所学专业,更促进了优良学风的传承和积淀。
从学生视角出发讲故事
学科历史严肃、厚重,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给青年学子?浙江大学团委组建的策划团队经过反复思考后,决定通过视频给同学们“讲故事”。浙江大学团委文宣部部长叶盛珺认为:“视频是当下主流的传播形式,呈现的内容比较丰富,呈现效果也更加有趣,能够生动直观地把学科背后的故事讲给同学们。”而在视频长度的安排上,策划团队同样注重了对传播规律的思考。5分钟左右的视频长度适合学生随手打开浏览,也较为符合青年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能够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叶盛珺认为:“只有让学生喜欢听、愿意听,并且听得进去,做出来的东西才有价值。”
视频受众是全校学子,让全校各专业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便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主体的策划团队将该系列视频的制作计划向全校发布,广泛征集各学科的故事线索。令叶盛珺没想到的是,计划发布后不久,他们便陆续收到了来自全校40余个学科的故事素材。“各学院对这个计划都很有热情,我们第一批先选择了部分素材较为丰富、观赏性高、预期传播效果好的学科故事进行视频制作,希望能够开一个好头。”叶盛珺解释道。
如何将学科背后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当下最新的前沿成果相结合,讲好学科故事,是策划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了能够从学生视角出发,更加贴近青年学子,策划团队决定在视频开头先由一位该专业的在读学生作为讲述人,带领观众进入学科故事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代入感。出镜参与视频拍摄的艺术与考古学院硕士生白宇璇也表示:“通过参与讲述学科故事,我也亲身感受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厚重底蕴,也希望能够将其传播给更多学子。”而在每个视频的后半段,还会有一位该学科的资深教师对学科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回顾,并对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让观看视频的学生与老师之间“隔空对话”。
据悉,为了能让青年学子更加近距离地触摸学科历史,了解学科发展,浙江大学团委还计划于今年5月举办“我的学科有故事”学科文化展,预计将展出40多件书籍、标本、实验仪器、科技发明成果等学科文化代表展品。◎实习记者 都 芃
(责任编辑:支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