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未来计划:月球上建科研站

2020-09-21 15:22 来源:成都日报

  近日,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正在福州举行。本次大会上,来自多个领域的航天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未来我国航天发展的方向和规划。

  寿命超出我们预期 玉兔二号状态良好

  已获取大量有效科学数据

  近期,嫦娥四号探测器进入了第22月昼工作期,探测器和巡视器在月背工作时间已经超过600天,远远超出了预期设计寿命。

  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表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大概是半年的寿命,巡视器是三个月寿命,现在已经大大超出我们预期了,已经600多天了,现在状态非常好。当然另外一方面从科学方面,我们也获得了很多以前没有认识到的一些科学上的新发现。

  于登云表示,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的状态良好,能够继续承担月背探测任务。自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背以来,玉兔二号月球车按照规划路线已经行走超过500米。这一路获得大量有效科学数据,这些成果为人类认识月球、了解月球提供了重要支撑。

  于登云说,我们获得一个月面的地形,月球背面地形的剖面结构。然后是通过月球车的不断行走,所以我们认识的范围就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探月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月球认识的不断加深,未来还计划在月球建设科研站,开展进一步科学探测。

  于登云称,目前我们规划是在2030年前瞄准一个无人月球科研站的目标,我们规划的任务就是“嫦娥”七号、六号、八号。

  我国实施载人登月 仍面临多方挑战

  需建立系统的月球应用体系

  在本次航天大会上,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周雁飞以载人月球探测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表示,目前,正持续开展载人月球探测方案的论证,想要真正实现目标仍有很多技术需要突破。

  周雁飞表示,国际上目前正在形成新一轮的月球探测热潮,包括有人,也包括无人,载人登月探测的国际合作相互交织,也相互影响。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近30年,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载人月球探测奠定基础。

  但要真正实施载人月球探测,仍旧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周雁飞说,比如说,进入空间和返回的能力,我们目前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它的运载能力就目前而言无法满足需求。神舟飞船就是我们目前的近地载人飞船,还没法适应登月的需要,同时要载人登月还需要载人的月面着陆器。

  除了运载工具,目前我国也没有在地球以外生存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缺少相应的配套支持系统,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周雁飞称,第二个方面就是,地外生存的能力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地外生存的经验。地面支持能力。我们目前载人航天活动主要是以支持近地任务为主,那么月球科学探测与应用,我们需要建立系统的月球科学探测与应用体系,同时提出具有原创性的科学探测目标和方法。

  天问一号飞出1.5亿公里 预计明年到达火星

  火星车上搭载6种有效载荷

  目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飞离地球超过1.5亿公里,预计在明年到达火星,并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在本次航天大会上,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介绍了火星车的相关情况。

  天问一号任务的火星车重量大约240公斤,高度大约1.85米。与月球车不同,火星车的太阳翼被设计成了蝴蝶翅膀的形状。此外,为了适应火星地表的特殊环境,火星车采用了六轮驱动,在火星表面的行驶速度能够达到200米/小时。

  根据任务需求,火星车上搭载了6种有效载荷,包括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表面磁场探测仪和气象测量仪。火星车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其间,它将在火星表面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

  天问一号任务拉开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序幕,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未来我国还将实施小行星取样返回、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环绕探测等任务。

  新闻链接

  我国科学家正进行“更柔软”航天飞行器 相关研究

  如果航天飞行器具备随时变形或适应环境连续改变能力等特殊性能,那么就可以在复杂飞行环境中完成更多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记者从正在举行的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上了解到,在全球航天这一前沿领域,我国科学家正进行相关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小平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柔性可变形跨域智能飞行前沿探索》的演讲。据介绍,跨空域、跨速域的跨域飞行,是航空航天领域最具颠覆性和变革性的战略发展方向。运用特殊材料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具备变高度、变厚度、变长度、机翼扭转等能力,以及智能飞行等其他性能特性的柔性可变形跨域智能飞行器,是人类实现跨域飞行,自由进出和充分利用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

  另据新华社报道,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所长马卫华日前透露,“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打造“会学习”的运载火箭。

  本组文图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支艳蓉)

友情链接: